重修父母留下的功课

28岁的小琳因恋爱总是遇挫前来求助。她每次恋爱都会反复测试对方:“如果我半夜想吃火锅你会去买吗”“如果我生病毁容还会爱我吗”。测试通过后却又觉得“这么顺从的男人真没出息”。 在梳理她的成长经历时发现关键点: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每次回家都用物质补偿她,但从未参加过家长会。她既渴望父爱,又怨恨父亲的缺席。这种矛盾被带入亲密关系,变成“既渴望无条件的爱,又不相信真有人会爱自己”。 我们用了很特别的方法:请她给12岁的自己写封信:“那个躲在窗边等爸爸的小女孩,不是你不值得爱,只是大人有自己的无奈。”随后又让她以父亲视角回信:“宝贝,爸爸其实一直以你为荣。”当她读着自己写的回信泣不成声时,我知道她终于开始与自己和解。 最近她发来消息:“和新男友约法三章——不测试不猜疑不比较。原来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时,别人自然会用你想要的方式来爱你。” 这份工作让我深信:每个人内心都有自愈的力量,我们只是陪他们找到钥匙的人。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