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很多孩子特别是抑郁的孩子,常常将手机视为内心的“浮木”。家长如何与这样的孩子共情并给予正确引导? 一、孩子手机背后的心理秘密 抑郁的孩子往往在网络中寻找认可、情绪的安全和掌控感。他们渴望被认同,点赞和评论成为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在匿名状态下倾诉情绪,不必在家人面前伪装坚强;在手机上,他们能自主选择娱乐方式,拥有一丝掌控感。 二、家长应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走进孩子的世界,不要一味指责。问句是沟通的桥梁,通过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加点“甜”,如他们喜欢拍风景或聊动漫,家长可以陪伴参与,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同时,允许孩子暂时依赖手机,但同时传达出家长的关爱与支持。 三、成为孩子的情感“岸” 家长不是要夺走孩子的“浮木”,而是要成为他们安心的“岸”。这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用陪伴和关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共情、引导和陪伴,是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的关键。 四、其他增进情感连接的方式 除了共情与陪伴,家长还可以通过定期家庭活动、倾听与理解以及共同学习与成长来增进与孩子的情感连接。如户外运动、旅行等家庭活动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共同学习成长。 五、陪伴与成长 面对抑郁的孩子,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在陪伴中,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支持与理解,还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应对孩子的情感需求。通过日常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孩子逐渐走出心理阴霾,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 总之,面对抑郁的孩子,家长要用爱与耐心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共情、引导和陪伴是帮助孩子重返现实的关键。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