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可能是为躲避童年缺口。大学毕业后进入互联网公司,被同事称为“永动机”,凌晨两点回消息,假期加班,发烧也坚持开会,但自己一停下来就恐慌。去年体检查出心肌缺血,医生强制休病假,关掉电脑后童年画面浮现,原来小时候父母争吵,自己缩在书桌前拼命写作业,如今变成了假装工作的机器。心理咨询师指出这是典型的创伤回避,身体用病痛喊停。现在开始练习“空白时刻”,每天留半小时发呆,设置番茄钟工作后起身活动,逐渐学会享受不需要“有用”的存在时刻。 “好说话”的妈妈们往往藏着委屈。在孩子幼儿园家长群秒回“收到”,对婆婆、闺蜜的要求都不拒绝,直到丈夫提醒才意识到自己不敢拒绝。回忆起十岁时收到不合身裙子也说好看,母亲“别让人难堪”的话让自己不敢拒绝。改变从扔东西开始,拒绝婆婆给的草药,有了“自私时间”,还教女儿学会拒绝,明白真正的懂事是先听见自己的心跳。 亲密关系里,别让过去的背叛困住现在。男友手机弹消息时会不受控制去查看,这让男友失望。回忆起初恋男友出轨、前任和女同事吃饭时自己的查岗行为,根源是十六岁时撞见父亲出轨。开始戒断行动,和男友约定“预警机制”,把“侦探费”存进旅行基金,逐渐能在男友单独参加活动时不再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