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过度付出不是爱,是“隐形控制

明明付出最多的是你,最后最委屈的也是你。 小心!你的“无私”正在悄悄掏空你的价值感。 ⚖️ 过度付出的背后,是“低配得感”在作祟 心理学中的“配得感”指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好东西的信念。低配得感的人常陷入“付出—贬值”的恶性循环: ▫️ 自我否定:“我只有拼命付出,才配被爱” ▫️ 交换心态:“我对你好,你必须回报我” → 一旦落空,怨气爆发 ▫️ 边界消失:把他人需求当圣旨,自己的感受却不敢表达 🌟过度付出的3个危险信号: 1️⃣ 牺牲式付出 2️⃣ 情感勒索式抱怨 3️⃣ 关系能量失衡 ✨ 停止自我贬值,重建高配得感 ① 把“我应该”换成“我想要” ② 给付出明码标价 ③ 主动“要回来”,破除愧疚感 ❤️戳心真相 > “当你说‘我为你牺牲一切’时, > 潜台词是‘你该为我的不幸负责’。” > ——这不是爱,是隐形控制。 从今天起,把“我不配”换成“我们值得互相成全” 💡 写在最后 “低配得感”常源于童年期“情感忽视”(如父母否定需求)。 打破循环的核心:“把对外索取的力,转化为自我滋养的光”。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