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那些被大孩子使唤、欺负的瞬间,像细小的刺扎在记忆里——或许是被迫替人背书包,或许是被推搡着做不愿做的事,那时的你会觉得“我不够有力量”,甚至悄悄认定“我只能听话”。但今天想告诉你:那些经历从不是你的错,更藏着你未曾察觉的韧性。 你要知道,年幼时的“顺从”不是懦弱,而是孩童在无力对抗时的自我保护。就像小草在石块下弯腰,不是因为它软弱,而是在积蓄顶开阻碍的力量。你能在那些时刻悄悄记下“我不喜欢这样”,能在多年后依然在意这份感受,恰恰说明你心里始终有一束光:对尊重的渴望,对自我的珍视。 现在的你,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的孩子。你可以试着做一个小练习:每天对着镜子说一句“我的感受很重要”。当你开始重视自己的意愿,就是在一点点收回属于自己的力量。那些曾经让你不安的回忆,会慢慢变成提醒:提醒你如今有能力保护自己,更有能力去温暖那些和曾经的你一样需要勇气的人。 你不必急着“变强”,因为你本就不弱。那些在困境中没被打垮的坚持,那些藏在顺从里的倔强,都是你与生俱来的力量。从今天起,允许自己拒绝,允许自己优先考虑自己——你值得被认真对待,就像你一直希望被对待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