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记聚焦于专注力问题。作者因短视频导致专注力碎片化,深度工作困难。这是由于大脑奖赏机制,习惯了短视频的快速浅层刺激,对深度思考和工作产生抗拒。为改变这一状况,作者采取了三步策略。一是设置“数字屏障”,使用专注APP锁定手机,熬过最初煎熬后,注意力能逐渐集中。二是创造“离线时刻”,下班后断网一小时,做整理书架等事,让大脑得到休息。三是重新学习“沉浸”,读纸质书、学做手工,训练大脑专注力。这个过程如同训练久未使用的肌肉,作者逐渐重新掌控注意力。 第二篇手记探讨了情侣间因手机导致的孤独问题。在信息爆炸时代,手机挤占了情侣亲密交流的时间,导致心理距离拉大。作者与伴侣分享减少、交谈变浅,一次分享工作烦心事被伴侣看手机打断,孤独感倍增。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设立“无屏幕时间”,一起做收拾碗筷、学做菜、街区步行等事,放下手机后找回了真实的情感连接。 第三篇手记讲述了新手妈妈的自我迷失与找回。妈妈哄睡孩子后疲惫,习惯刷手机放松,但这不仅无法恢复精力,还让自己失去了原本的兴趣爱好,自我逐渐消失。为改变这种状况,妈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接纳疲惫,用点香薰、涂鸦等方式替代刷手机;每周给自己留出时间,不做与宝宝相关的事,进行角色切换;重新捡起手机摄影的兴趣,激活感知能力和快乐因子。她意识到妈妈首先是一个鲜活的人,要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家庭。 这三篇手记分别从专注力、亲密关系和自我身份三个方面,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鼓励人们积极改变,重新掌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