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的心理学现象,核心观点是:当人们因内在兴趣而主动从事某项活动时,若额外获得外部奖励(如金钱、物质),反而可能降低对该活动的内在动机,削弱原本的兴趣和热情。 该效应的本质,是外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替代”与“侵蚀”,其发生逻辑可拆解为两点: 1. 动机转移:原本驱动行为的是“活动本身的乐趣”(如因喜欢绘画而创作),引入外部奖励后,人们的关注点会逐渐转向“获得奖励”,将行为目的从“为了喜欢”变成“为了奖励”。 2. 兴趣稀释:当外部奖励消失或不足以维持吸引力时,失去奖励激励的人,会因“内在动机已被削弱”,不再主动参与原本热爱的活动。 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包括: - 孩子原本喜欢阅读,家长为鼓励而设定“读一本书奖励10元”,一段时间后,若停止奖励,孩子可能不再主动看书; - 员工因热爱设计而投入工作,公司若额外设置“每完成1个设计稿奖200元”,当奖励取消,员工对设计的热情可能明显下降。 这一效应的启示在于:对需要长期坚持的创造性、兴趣类活动(如学习、艺术、工作创新),应优先保护和激发内在动机(如肯定成就感、提供自主空间),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奖励,防止“为了奖励而行动”的被动状态。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