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是一项不需要向外界证明的课题

有时候是不是看了很多关于教我们如何爱自己的方法,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关于爱自己,我们一边自我怀疑和自我批判,一边又很想自我救赎。 Hi,谢谢你看我的文字。这里记录着我的成长和思考过程,希望你同我一起变的更好! 内在自我批判的声音 “那个人刚才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什么?”陷入自我怀疑。 “大家都好优秀,我好普通,好像也没什么优点。”陷入自卑和焦虑。 “我没有什么天赋,感觉什么都做不好”。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等等。 除了以上这些自我批判,还有很多很多,有时候:我们的外貌、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都会成为我们自我批判的理由。 “怎么又做错了,真的好笨”。“刚才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呀?显得好没情商”等等。 仿佛我们做什么错什么,说什么都不对,就连有时候被拒绝,也可以成为自我批判的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自我批判? 这些自我批判中,藏着我们想要变好的底层需求。 我们想要变得更好,更出色,做的更完美。 这样我们可以获得自信,获得认可,被看见被接纳。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如何爱自己的方法,却依然做不到好好爱自己? 如果你正在学习如何爱自己,应该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你了解自己吗?了解自己多少?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么做到爱自己呢? 我们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哪些事会让我们开心,哪些事会让我们觉得被消耗? 你对自己了解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需要什么。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果你对自己都不了解,又如何战胜自己内心中的负面评判。 2、为什么会产生现在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这些需要自己深入复盘自己从小的成长环境,家庭和身边的人带给自己的影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会形成如今的思考模式?受到了哪些人和那些事的影响导致?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评判,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 发现真问题,才能解决真问题。 3、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内心都会有想成为的模样。找一个或者两至三个人生的榜样,可以是任何人,然后去了解他/她,学习他/她,“成为他/她”。 如果想成长更快一点,这个人最好是身边可以接触到的人,这样会更具体,我们也有了可以与他/她们一对一沟通交流的可能性。 邀请他们一对一交流的时候,不要害怕被拒绝,但也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一定要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永远都是必杀技。 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时候,想想如果是你想成为的他/她们,会怎么做? 当出现自我批判的时候,有什么方式可以进行自我救赎? 爱自己是一项长期的课题,需要一朝一夕不断的自我认同和了解,不断的自我鼓励和成长,才能变得更自洽。 当遇到自我批判和否定的时候,请看看以下几点: 1、把具体内容写下来:包含整个事情的经过,自己的感受等等。给情绪腾出一个空间。 2、寻找可倾诉对象:这个人可以是家人、好朋友、心理咨询师、教练、AI。给情绪一个被接住的端口,他们还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3、站在第三视角分析:自己做自己的朋友。假如此刻正在自我评判的人是你最好的朋友,你觉得如何安慰他/她,或者为他/她做些什么才能更有效的帮助他/她。 站在第三视角客观的做出分析,并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4、静心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试着静下心来,让自己听一段冥想。 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和放松来调节身心状态的练习,长期坚持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缓解压力与焦虑:帮助平静思绪,降低体内压力激素(如皮质醇)水平,让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 提升专注力与觉察力:通过训练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等,能增强大脑的注意力控制能力,也让人更清晰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改善情绪状态: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如抑郁、愤怒)的影响,培养更积极、平和的心态。 促进身心健康:可能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质量,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整体上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5、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没有你的允许,谁也没法让你内耗。 允许自己会做错事,说错话,允许自己不是完美的。再厉害的人,也都不是100%完美的。 每个人都是从一点点的开始和试错成长起来的。 客观的看待世界,客观的看待自己。 6、无条件信任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可以每天写成功日记或者感恩日记。 7、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是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从众,会屏蔽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来显得我们不那么特殊。 但因为这样也会混淆我们自己原本正确的判断,让自己违心去做一些不那么正确的选择和事情。 如果想要更好的爱自己,必须得认真看待自己的感受,果断远离会消耗你的人和事。勇敢对不尊重你边界的人说“不”。 8、理解人性:对人性的弱点有一定的了解。 一个人做出的行为反应,大多数来自内在认知、性格、个人判断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等多种原因造成。 对方做出的反应,不一定跟你有直接关系,但跟他们的内在系统肯定是有直接关系。 我们无法决定他人的内在系统,但可以决定自己的内在系统做出什么反应。 9、分清自己和他人的课题:提升自己的钝感力,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我们找别人请教或者帮忙是自己事,他人是否回复或者愿意帮忙是他人的事。 可以做判断,但是不要抱期待。如果他人愿意帮忙,表达感谢,如果别人不愿意,也不要心存不满。 10、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不论他人怎么不喜欢自己或者贬低自己,都要无条件的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鼓励自己。 做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 但也要反省,因为他人的反馈有时候也是一种提醒。虽然有时候不是善意的,但可能也提醒了自己,原来这样说或者这样做是不对的。 你调整后,如果别人依然讨厌你,那你也可以讨厌他/她,你也有讨厌对方的权力。 你一定要站在你自己这边,调整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给他人肆意评判你的入口,我们不为他人的认知做法买单。 11、不为过去的事无限懊恼: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调整将来,而不是一直懊恼过去。 过去的事,无论对错都已定格。与其困在懊恼里消耗当下,不如把它当作一块路标——提醒方向,而非困住脚步。往前走,才是对过去最好的交代。 12、清楚并坚定自己的目标:清晰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向前,不被他人影响。 任何人都不可能为你的人生负责,你的选择、你的行动、你所经历的每一段旅程,最终都需要自己去承担后果、去总结得失。 人生这趟列车,没有人能全程陪同,也没有人能替你决定方向,唯有学会为自己掌舵,才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在岁月里活出属于自己的重量。 最后:当我们的情绪来临开始进行自我批判的时候,分清楚内心和实际的声音。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化了外界的评判标准,或用严苛的“应该”束缚自己。 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是打破自我批判的第一步——它们未必是事实,只是大脑的“习惯性差评”而已。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