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就开始卷了,家长如何不带入内卷的浪潮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教育内卷的话题。我们家老大今年六年级,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公办的普通小学。昨天跟我说,他们这个月下旬要考试,考得好的同学分到一个重点班。这小升初的义务教育,学校咋就这么看重成绩?让孩子还这么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我是一个85后,从小是被灌输要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说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绩,那肯定是虚伪的。因为我们这代人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已经内化到我们的潜意识了,短时间是很难改变的。然而,相比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是否真正热爱学习,我觉得还是后者更重要。今天在某书上看到一个博主说孩子抑郁了,停更了一年。翻看这个博主以前写的笔记,基本都是各种鸡娃的辅导书、成绩、比赛等等。而现在,孩子初二了,厌学了,只能在家一边接受心理咨询,一边自己学习。同样作为妈妈,看了心情非常难过。我想,作为父母,究竟如何去培养孩子?下面总结了我认为很有效的3个策略,让我们一起成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迷路。明确家庭教育的优先级,重新定义自己的“成功”标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成功不仅仅是分数,还有创造力、好奇心、朋友关系、逆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标,而不是盲目地听从学校或他人的安排。2.给孩子设置减压空间和时间允许孩子放学回家后自由放松一下,可以自由玩耍、运动或者发呆,而不是立即写作业。周末至少空出一天时间留白, 不写作业或上校外学习兴趣班。当我和儿子沟通周六完成所有作业,周日不学习,他实践之后,跟我说感觉轻松很多了。在家避免谈论和其他孩子的成绩和奖项,只关注孩子自身的进步,比如: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工整,这道题解答的方法很有创意!3.修炼精进自己,做孩子的心灵导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与其鸡孩子,不如鸡自己。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关注他的情绪。当孩子感觉累了,我们不要说“这点事情有什么累的”,我们可以告诉他“因为你真的很努力!”当孩子觉得考不好就完蛋了,我们不要说“心理素质太差了”,我们可以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这一次的考试影响非常微小。你是觉得什么地方还没有准备好吗,我们来一起看看吧!”越是“内卷”,我们越要和善而坚定,我们要做孩子的“压力过滤器”,而不是“压力放大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就像园丁,孩子就像小树,每棵树花期不同,我们只管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