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自我成长调节情绪

泰勒斯说过,要“认识你自己”;尼采也在《道德的系谱》中针对“认识你自己”发表的观点,可以说离我们最遥远的,就是我们自己。换言之,拥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很困难的。 那么何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分别对应着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一、我的自我意识 可以说,拥有健全、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更好地为自己做决定。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可以说,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绕不开的关键词便是“迷茫”,为何会有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情绪波动明显:有时会莫明地充满自信,有时又会情绪低落。这是由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自我体验的情绪化导致的,这时能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塑造自我意识 我们的自我意识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内部心理世界,因此,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关键在于要全面认识自我,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认识自我。不仅要看客观的情况,而且要通过社会比较、他人的反馈以及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 1.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的含义就是愉快地接纳自我。我在进入大学后常常觉得自己变得十分渺小,周围厉害的人太多了,这时边需要积极悦纳自我,这时,我便会适当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不要怕,我能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有别人所不擅长的”。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我最大的改变便是,我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言了,我接纳自己的害怕,并努力做出尝试,通过竞选班委、上课举手发言、小组作业时上台演讲等方法,让自己渐渐不再害怕了。 2.有效控制自我 心理学家班杜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他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影响人的思维、情感、行动并产生自我激励,我们若要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提高自我效能感。 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 ①设立合适的目标 更好的制定时间表,来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效率。 ②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 找到一个合适的比较对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优点,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 ③合理归因 我们如果能够学会适时地深入分析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自我效能。 思考导致这种情绪的原因,并尽可能想出解决的方法。合理的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我努力,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样可以让我产生自我调控感,从而逐步建立自我效能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