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手记:陪孩子走过这场“成长突围”

晨光里又一次因为书包整理的小事陷入僵局,孩子摔门的声响震得我心口发紧——这是进入叛逆期后,我们无数次对峙里的寻常一幕。曾经黏着我讲校园趣事的小不点,如今眉眼间藏着疏离,动辄用“不用你管”筑起高墙,我攥着满心的焦虑,却怕伸手太近推得更远。 后来才慢慢懂得,叛逆不是孩子的“对抗”,而是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的笨拙尝试。不再强行规划他的时间,而是把“几点写作业”换成“你想先攻克数学还是语文?”;不再否定他的奇思妙想,而是蹲下来听他讲喜欢的游戏攻略、小众乐队,哪怕我一知半解,也认真点头回应。当我放下“家长权威”,孩子的话渐渐多了起来,睡前偶尔会主动聊起校园里的小烦恼,语气里少了戒备,多了依赖。 印象最深的是那次他考试失利,我没指责,只是递了杯热牛奶说“没关系,咱们一起看看问题在哪”。他突然红了眼,说“妈,我其实怕让你失望”。那一刻我恍然,叛逆的外壳下,藏着的是孩子对认可的渴望。我们以为是在陪他渡劫,实则是他在教我们学会放手——从“掌控”到“守护”,从“说教”到“倾听”,这场相处的修行,终究是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愿每个叛逆期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温柔包容里,稳稳接住自己的“长大”;也愿每个父母,都能在这场略显兵荒马乱的时光里,读懂孩子藏在叛逆背后的深情。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