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我们每天都在做很多事情,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被外界的声音牵引,却很少倾听内心的回响。而自我觉知,正是我们重新连接内在、理解自己、走向成熟与自由的第一步。自我觉知,就是对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和动机的觉察能力。它不是自我批评,也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一种清晰、诚实、无评判的观察。当你生气时,能意识到“我现在在生气”;当你拖延时,能觉察到“我在逃避某种情绪”;当你讨好他人时,能问自己“我是在害怕被拒绝吗?”这些,都是自我觉知的表现。
你无法改变你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只有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模式,比如总是陷入同样的关系冲突、重复某种负面情绪,你才有可能打破它。
当你了解自己,就不再轻易被外界评价左右。你不再急于证明自己,也不再逃避真实的自己。你开始活得更有边界、更有力量。
每天花几分钟,问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我刚才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不需要答案完美,重要的是开始提问。
写日记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把情绪、想法写下来,不是为了写得好看,而是为了看见它们。写完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很多困扰其实来自未被看见的内心声音。
每天哪怕5分钟的静坐,观察呼吸、身体感受或情绪流动,不评判、不抗拒,只是看着它们来去。这是训练自我觉知的“健身房”。
勇敢听取他人对你的看法,尤其是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它们可能戳中了你尚未觉察的部分。真正的成长,往往从“刺痛”开始。
自我觉知不是让自己变得完美,而是让自己更真实。要允许自己不完美,你会看到阴影,也会看到光。接受自己的脆弱、矛盾、局限,是觉知最深的慈悲。 觉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自我觉知不是一次性的“顿悟”,而是一生的练习。它不会立刻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它会让你不再逃避问题。你开始成为自己的观察者、朋友、甚至疗愈者。 自我觉知,不是让你变得更好,而是让你开始成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