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心理学上有一种概念,叫“预期性焦虑”,就是:很多人会为没有发生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忧,
然后,担忧变成焦虑。
“明天要汇报工作,万一老板不满意怎么办?”
“下个月就要考试了,考砸了怎么办?”
“一个月后的面试,如果被拒绝了怎么办?”
这些内心独白是否听起来很熟悉?
我们常常为尚未发生的事感到忧心忡忡,甚至寝食难安。
这就是 “预期性焦虑” 在作祟——
一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负面事件感到的过度担忧和恐惧。
让我们焦虑的,往往是未知。
有时候,人容易被自己设定的未知困住:
如果你不怎样怎样,就怎样怎样。
我们习惯于给自己设置一个危机重重的后果,不断扩大“如果不”后的失控。
其实你所担心的事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发生。
我们不该为那想象中的“1%”,耗费“99%”的平和快乐。
但是,焦虑并不是想停止就停止, 还是需要一些方法来应对: 1. 识别并探索“灾难性想象” [玫瑰]当你开始为未来担忧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玫瑰]这件事真的会发生吗? [玫瑰]如果发生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玫瑰]我真的无法应对吗? 这种“苏格拉底式提问”能让焦虑降温。 把担忧的想法写下来, 看看事实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2. 练习静观,回到当下 当你陷入对未来的焦虑时,可以通过“静观练习”回到当下, 教你一个简单的小练习—— 注意你能看到的5样东西、能触摸到的4样东西、能听到的3种声音、能闻到的2种气味和能尝到的1种味道。 这能帮你从想象的灾难中拉回现实。 3. 设定“专属焦虑时段” 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短暂的“担忧时间”(比如20分钟)。 当在其他时间感到焦虑时,告诉自己: “现在不是担忧的时候,我把它留到今天的‘焦虑时段’再去想。” 这能帮助你掌控焦虑,而不是被它掌控。 4. 行动治愈焦虑 预期性焦虑常常源于面对“一整个”大任务时的无力感。 行动起来,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能有效降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