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陷入“我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的困境,核心是忽略了“倾听”才是沟通的入口。心理咨询中,有效倾听并非“默默听着”,而是要掌握3个关键要素,让孩子愿意主动敞开心扉。 第一要素是**“先共情,后道理”**。孩子说“数学考砸了”,别急着讲“早让你多做题”,先回应“考砸了肯定很沮丧吧”。先接住孩子的情绪,再谈解决办法,才能避免他因抵触说教而关闭心门——情绪没被看见时,任何道理都是“指责”。 第二要素是**“少评判,多好奇”**。孩子抱怨“老师不公平”,别立刻否定“你肯定也有问题”,试着问“能和我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吗”。用好奇代替评判,孩子会感受到“你想了解我,而非批评我”,才愿意把细节和真实想法说出来。 第三要素是**“不打断,给空间”**。孩子说话时,别中途插嘴、抢话或急于给建议。哪怕他表述混乱,也等他说完再回应,偶尔用“然后呢”“我懂了”引导。不打断的倾听,是在告诉孩子“你的表达很重要”,这会让他更有安全感,下次也愿意继续分享。 放下说教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用倾听搭建信任的桥梁。掌握这3个要素,亲子间的对抗会减少,理解会增多,沟通自然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