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第一篇

情绪的基石——从觉察与接纳开始 许多人将“掌控情绪”误解为“压抑或消除负面情绪”,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真正的掌控,始于最基础的两步:觉察与接纳。没有这两块基石,后续的所有技巧都如同空中楼阁。 一、为何要觉察情绪? 情绪本身是一种瞬时发生的、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情绪涌上的那一刻,我们常常被其裹挟,陷入“自动化反应”模式——比如,愤怒时不经思考说出伤人的话,焦虑时不停内耗却无法行动。 情绪觉察,就是培养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情绪产生的瞬间,能够意识到:“哦,我此刻正在经历一种强烈的情绪。” 仅仅是这个暂停和识别的动作,就能在大脑的“情绪中枢”(杏仁核)和“理性中枢”(前额叶)之间创造一个缓冲带,为后续的理性应对争取宝贵的时间。 提升觉察力的方法: 1. 身体扫描: 情绪会体现在身体上。愤怒时可能胸口发紧,紧张时可能手心出汗。时常感知身体的信号,是捕捉情绪的捷径。 2. 情绪词汇细化: 不要只说“我很烦”。尝试更精确地描述:“我是感到失望、委屈,还是挫败?” 精准的命名能帮你更好地理解情绪根源。 3. 书写情绪日记: 每天花几分钟记录:“今天什么事件引发了什么情绪?我的身体有什么感觉?我当时想到了什么?” 这能极大地提升你对情绪模式的认知。 二、接纳是掌控的第一步 情绪接纳,意味着允许所有情绪的存在,不评判其“好”与“坏”。愤怒、悲伤、恐惧和快乐一样,都是人类正常的心理体验。当我们抗拒负面情绪时,会产生“关于情绪的情绪”(比如,我为自己的焦虑而感到羞耻),这会造成双倍的痛苦。 心理学中的正念 练习是培养接纳的绝佳工具。它教导我们以开放、好奇的态度对待当下的身心体验,包括情绪。你可以尝试在情绪来临时,在心里默念:“我觉察到自己正在感受焦虑,我允许它存在。” 这不是屈服,而是承认现实,从而将能量从“对抗”转向“管理”。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