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情绪留一点缓冲期

前几天因为一件小事和朋友闹了别扭,挂了电话后,负面情绪瞬间涌上来——委屈、生气,还有点后悔没把话说清楚。当时差点就发了长长的消息争辩,还好忍住了,告诉自己:先等10分钟。 这10分钟里,我没再想谁对谁错,只是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流,慢慢喝了一杯温水。神奇的是,原本翻涌的情绪居然渐渐平复了。等冷静下来才发现,刚才在意的“点”其实很小,只是被当下的冲动放大了而已。 后来和朋友主动沟通,才知道彼此都有误会。这件事让我明白,情绪就像涨潮的海水,来得快也去得快,硬扛或冲动回应,只会被它带着走。心理学里说的“情绪调节”,其实不用多复杂,有时候只是给情绪留一点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现在遇到让自己烦躁、愤怒的事,我都会下意识地“停一停”:先做三次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让自己不舒服的场景。等情绪的峰值过去,再去处理问题,往往能更理性,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遗憾。 原来,成熟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学会和情绪“好好说话”。不用强迫自己立刻冷静,也不用批判自己的负面感受,给它一点时间沉淀,答案自然会慢慢浮现。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