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情里的很多矛盾,都源于“不会说话” “穆清,我和我老公又吵架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他下班回来晚了,我问他‘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是不是又去跟朋友喝酒了’,他就不耐烦地说‘你管那么多干嘛’,然后我们就吵起来了。明明我只是关心他,可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样?” 后台这条留言,道出了很多感情里的无奈。在感情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关心对方,说出口却变成了指责;明明是想表达爱意,说出口却变成了抱怨;明明是想解决问题,说出口却变成了争吵。 感情里的很多矛盾,其实都源于“不会说话”。一句不当的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会深深地伤害对方的心;一次无效的沟通,就像一道鸿沟,会慢慢地拉开彼此的距离。 就像有人在伴侣晚归时,不是说“我很担心你,下次晚归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而是说“你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家,天天就知道在外边鬼混”;有人在伴侣犯错时,不是说“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下次注意就好”,而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有人在伴侣生病时,不是说“我陪你去医院,好好休息一下”,而是说“叫你平时不注意身体,现在生病了活该”。 这些话,看似是无心之失,可实际上却充满了指责、抱怨和否定。它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矛盾升级,让感情受到伤害。 好好说话,看似是一件小事,可实际上却是感情里最好的解药。它能化解矛盾,拉近彼此的距离;它能传递爱意,让感情更加深厚;它能解决问题,让关系更加稳定。 二、为什么我们“不会说话”:那些藏在语言背后的心理 我们之所以会在感情里“不会说话”,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想好好说话,而是因为我们的语言背后,藏着一些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心理。 1. “不会说话”,是因为“情绪优先”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话时,会被情绪所控制,把情绪当成了语言的主导。比如,当我们感到愤怒、焦虑、担心时,就会不自觉地用指责、抱怨、否定的语气说话,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就像那个因为老公晚归而吵架的读者,她之所以会说“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是不是又去跟朋友喝酒了”,是因为她心里充满了担心和焦虑,而这种情绪让她不自觉地用了指责的语气。她没有意识到,这种语气会让对方感到被怀疑、被否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情绪优先的本质,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忽略了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我们以为只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可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让对方感到受伤,让矛盾更加激化。 2. “不会说话”,是因为“缺乏共情” 还有些时候,我们“不会说话”,是因为我们缺乏共情能力,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就像有人在伴侣工作不顺心时,不是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我会一直支持你”,而是说“这点小事算什么,比你惨的人多了去了”;有人在伴侣遇到挫折时,不是说“没关系,我们一起面对,总会过去的”,而是说“我早就告诉你不要这样做,你就是不听”。 这些话,之所以会让对方感到受伤,是因为说话的人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安慰对方、提醒对方,可实际上却让对方感到更加孤独、更加无助。 缺乏共情的本质,是一种“认知偏差”。我们总以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是正确的,总以为对方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做事。可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 3. “不会说话”,是因为“沟通模式固化” 还有些人,“不会说话”是因为他们的沟通模式已经固化。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指责、抱怨、否定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之下,就形成了这样的沟通模式。在感情里,他们会不自觉地重复这种沟通模式,而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的危害。 就像有人从小就经常被父母指责“你怎么这么笨”“你什么都做不好”,长大后,在感情里,他们也会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有人从小就经常看到父母吵架、冷战,长大后,在感情里,他们也会不自觉地用吵架、冷战的方式解决问题。 沟通模式固化的本质,是一种“习惯使然”。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这种方式说话、沟通,所以即使知道这种方式不好,也很难改变。可实际上,沟通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愿意学习、愿意尝试,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三、好好说话的秘诀:3个技巧,让感情更甜蜜 好好说话,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就能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温暖、有力量,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甜蜜。 1. 技巧一: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好好说话的第一步,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当我们遇到问题、感到情绪激动时,不要急于说话,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可以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可以先离开现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平复情绪;可以先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等我们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再去和对方沟通。这时候,我们的思维会更加清晰,我们的语言会更加理智,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当你的伴侣晚归时,如果你感到很担心、很焦虑,不要急于指责对方,而是先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着急,等他回来好好问问情况”。等伴侣回来之后,你可以说“老公,你这么晚回来,我很担心你,下次如果你要晚归,能不能提前给我发个消息,让我放心一些”。这样的话,既表达了你的担心,又提出了你的需求,对方也更容易接受。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纳对方的情绪。当对方感到情绪激动时,不要急于反驳,不要急于讲道理,而是先接纳对方的情绪,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比如,当你的伴侣因为工作不顺心而发脾气时,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我会一直支持你”。等对方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再和对方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技巧二:用“我”开头,代替“你”开头 好好说话的第二步,是用“我”开头,代替“你”开头。在沟通中,我们常常会用“你”开头的句子,比如“你怎么这么做”“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你总是这样”。这些句子往往带有指责、抱怨的语气,容易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而用“我”开头的句子,比如“我感到很委屈”“我希望你能理解我”“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则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因为“我”开头的句子,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对方的行为和过错,不会让对方感到被指责、被否定。 比如,当你的伴侣忘记了你们的纪念日时,不要说“你怎么又忘记我们的纪念日了,你心里根本没有我”,而是说“我很期待我们的纪念日,你忘记了,我感到很委屈。我希望我们以后能一起记住这个日子,一起庆祝”。这样的话,既表达了你的感受,又提出了你的需求,对方也会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正。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具体”代替“笼统”。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要具体、明确,不要笼统、模糊。比如,不要说“你总是不关心我”,而是说“你最近很少陪我聊天,我感到很孤单。我希望我们每天能抽出一些时间聊聊天,分享一下彼此的生活”。这样的话,对方能更清楚地知道你的感受和需求,也能更好地满足你的需求。 3. 技巧三:学会倾听,学会回应 好好说话的第三步,是学会倾听,学会回应。沟通是双向的,不仅需要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需要我们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只有学会回应,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 在倾听对方说话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专注:放下手中的事情,眼睛看着对方,认真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 耐心:不要打断对方,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对方把话说完。 共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不要评判对方的想法和行为。 在回应对方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认可:认可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提问:通过提问,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对方继续表达。比如,“你能具体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建议:在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比如,“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 比如,当你的伴侣向你抱怨工作压力大时,你可以认真倾听他的抱怨,然后说“我知道你现在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很辛苦,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能具体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压力大吗?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你的理解和关心,又引导对方继续表达,还能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感情更加深厚。 四、写在最后:好好说话,让爱更长久 好好说话,是感情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珍贵的礼物。它能让我们在感情里少一些矛盾,多一些和谐;少一些伤害,多一些温暖;少一些距离,多一些亲密。 感情需要经营,而好好说话就是经营感情最好的方式。它不需要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我们在说话之前,多一份感情;在表达的时候,多一份理解;在倾听的时候,多一份耐心。 愿我们都能学会好好说话,用温暖的语言传递爱意,用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让我们的感情在好好说话中越来越甜蜜,越来越长久。 你好,我是穆清、助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