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减少焦虑?

减少焦虑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失控的担忧”转移到“可控的小事”,用“具体行动”替代“对未知的恐惧”,以下是3个可立即落地的方法: 1. 对“未来的焦虑”:用“拆分法”拉回当下 焦虑常源于“觉得事情太难、太遥远”,比如“月底要交的报告还没写,肯定完不成”。此时别想“整个报告”,而是拆成极小的“当下能做的事”: - 第一步: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写下报告的3个核心部分(比如“引言、案例、结论”),不用写内容,只列框架; - 第二步:当天只完成“引言”的第一句话,哪怕只是“本次报告将围绕XX主题展开”。 通过“拆到不能再拆”的小任务,会发现“焦虑的事其实能一步步推进”,失控感会大幅降低。 2. 对“混乱的情绪”:用“具象化”释放压力 焦虑时情绪像“一团乱麻”,越想越烦,此时可以把它“写下来”: - 拿一张纸,或打开备忘录,写下“我现在在焦虑什么?”,比如“怕明天面试失败”“担心家人身体”; - 接着写“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发生了,我能怎么应对?”,比如“面试失败就再找下一家,我可以先准备好简历”。 把抽象的焦虑变成“具体的问题+应对方案”,会发现“最坏的结果也能承受”,心里的石头会落地。 3. 对“停不下来的思绪”:用“感官锚定”回归现实 当大脑里全是“胡思乱想”时,用“身体感官”把自己拉回当下,快速切断焦虑循环: - 触觉:摸一摸身边的物品,比如手机的质感、衣服的布料,专注感受“手摸到的触感”; - 听觉:闭上眼睛,仔细听周围的3种声音,比如窗外的鸟叫、空调的风声、自己的呼吸声; - 嗅觉:闻一闻手边的东西,比如咖啡的香味、护手霜的味道,让注意力集中在“闻到的气味”上。 通过关注“当下的感官体验”,能快速从“焦虑的思绪”中抽离,恢复平静。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