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假性独立与真正独立的区别是什么吗?

假性独立源于成长环境中缺乏支持和信任,导致个体采取防御策略,避免依赖他人,内心常感不安。 相比之下,真正独立的人既能自我管理,也能适时寻求他人帮助,展现出对自我和他人的信任与期待。为了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个体,建议通过感受当下的亲密关系,打断过去的痛苦记忆,寻找自我价值的证据,改变‘我不配’的心态,从而实现既独立又能够享受与人相互依赖的美好状态。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吗? 小时候别人都是爸妈接送你放学,自己就能乖乖回家长大了不喜欢欠人情,很少主动找朋友帮忙,习惯把心事憋在心里,自己消化情绪。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我想先抱抱你,因为你已经假装坚强太久了。 或许有人会问,独立一点不好吗?答案可能真的不一定。为什么呢?问题出在三个字,不得不。 这种独立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觉得对方不会给自己支持,也害怕依赖久了自己难以离开,所以干脆谁都不指望用防御性的策略去回避一切,不得不独立。这种性格被心理学称之为假性独立,它的形成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的需求极少得到父母的回应与满足,那么孩子就会认为所有人都是不可信任、不可依靠的,他们只能自己解决问题。还有些父母不仅不满足,还会在孩子提出请求时,用冷漠、蔑视的消极态度回对,你怎么就这么粘人,除了给我添麻烦,你还能干嘛?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是我不够好,我不配。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往往习惯逃避亲密,假装独立,那么真正独立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有两个朋友,他们都已经结婚了。首先是小张,他无论做什么从来不让老公帮忙,怕老公嫌麻烦,所以再苦再累都是自己搞定,连月子期间的内衣裤都是自己咬着牙洗的。而小王呢,不但能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也能随时随地喊老公过来帮忙。相比起来,小王就是真正独立的样子,对自己和他人都抱有期待,相信自己能做到,同时也相信别人能帮到自己。 如果你也想消除内心的不安感,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不妨尝试做到以下两点: 一、感受当下的亲密。其实我们不愿依赖对方,可能是在逃避那些被激起的曾经的痛苦经历。所以不妨让自己暂停一下。通过深呼吸或默念打断这种自动化的痛苦,让自己回到现实的当下,告诉自己我面对的这个人是真的愿意让我依赖的,也是可以依赖的。 二、寻找自我价值的证据。假性独立的人还需要改变那种我不配的想法。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有意识的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我擅长做什么?我有哪些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哪些事情能够证明我还不错。你可以写下来,也可以让自己学会去感受身边人对你的夸奖。独立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只是假装出来的独立可能说明你更需要爱的抱抱。相信你可以做到既开心又自如的独立,也可以和亲密的人相互依赖,享受被需要的感觉。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真正独立那个人! 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 我一直都在❤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