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看,亲密关系中的“重蹈覆辙”,多源于“依恋模式的强迫性重复”。童年形成的安全感模式会内化为潜意识,让我们不自觉被熟悉的相处模式吸引——哪怕那模式带着伤害,也因“熟悉”而感到“安全”,最终陷入轮回。 朋友阿琳总遇“冷战型”伴侣:上一段感情,前任遇事就沉默;这一段,男友吵架后依旧躲着她。她委屈道:“我明明想找个会沟通的人,怎么又这样?”后来聊起才知,阿琳小时候和妈妈闹矛盾,妈妈常以“冷战”应对。长大后,她虽反感冷战,却总被习惯沉默的人吸引,还会不自觉用“追问”逼对方沉默,复刻了童年的相处模式。 直到有次吵架,男友躲进书房,阿琳没像往常一样敲门,而是写了张便签:“我现在有点难过,等你想聊了,我在客厅等你。”半小时后,男友主动出来道歉。这次“打破惯例”的尝试,让她意识到:重复不是宿命,只要察觉潜意识的惯性,就能主动改写相处剧本。 其实亲密关系的轮回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察觉的“自动化反应”。当我们看清自己为何总被某类人吸引、为何总在同样问题上争吵,就能像阿琳那样,用一次微小的改变,跳出重复的怪圈——自救的第一步,从来都是先看见“轮回”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