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正确应用“暗示”养育孩子

🌹父母如何正确应用“暗示”养育孩子 孩子的未来是好是坏,就藏在父母的嘴里。那我们如何正确用“暗示”来解决育儿难题呢? 1. 生活上,把“不要”去掉。 直接告诉他,你希望孩子怎么做:把“不要吵”,改成“嘘,小点声”;把“不要顶嘴”,改成“先听我说完”;把“不要哭了”,改成“妈妈抱抱,告诉妈妈为什么难过?”;把“不要打人”,改成“你可以生气、发脾气,这都没关系,但是打人是不对的。” 你会发现,只要把“不要”去掉,孩子会越来越听话。 2. 学习上,训练孩子自己“上瘾式学习”。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那你就一定要了解“峰终定律”。这是说,人对一段体验的感受,是由高峰和结尾决定的。如果高峰和结尾是愉快的,那么整段体验就会很快乐。 家长可以主动帮孩子去创造正面的高峰和结尾。 先说高峰。 孩子之所以不想学,就是因为学习目标太大了、太难啃了。我们可以帮孩子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形成一个个具体的、可以完成的小任务。 再来看结尾。 有的孩子作业都做得很好,提前完成了,家长却说:“还有一本练习册,来,咱们趁胜追击。” 这就把孩子本来已经积累的那些正面体验慢慢消磨掉了。所以,不要趁胜追击,而是吊一点点胃口。 当孩子激动地跟你说:“我都做完了!”,你就可以说:“好棒啊,咱们休息休息,你想去公园玩吗,我可以陪你。” 孩子反而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们不断给孩子正向反馈,也是在激发他的内驱力和自信心,他才会更有动力:“我能行,我可以!” 这,其实就是暗示的力量! 父母给到的暗示是积极的,孩子就会相信,并且努力成为那个美好的样子,能面向世界、满身活力 、热情微笑,也能拥抱自己、从容洒脱、不卑不亢!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父母的话,是孩子一生的。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