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快乐教育”成了许多家长的口头禅。不少父母认为:孩子的童年必须无忧无虑,学习不能太辛苦。于是,出现了这些场景:孩子作业写不完,家长群里@老师:“能不能少布置点?孩子太累了。”孩子不想上兴趣班,家长马上妥协:“不开心就不去了。”孩子沉迷游戏,家长不制止:“看他玩得高兴,就随他吧。”这些家长认为的“快乐教育”,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永远开心,没有压力。但这样的“快乐教育”,真的对孩子好吗?事实可能恰恰相反。2被曲解的“快乐教育” 近几年,在这种“快乐教育”下长大的孩子,问题逐渐显现: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学习毫无兴趣;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就放弃,缺乏坚持的毅力;有的孩子受不得半点批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这样的“快乐”,最终带来的可能是长久的痛苦。 两种不同的快乐其实,快乐有两种:短暂的快乐和长久的快乐。短暂的快乐很简单:吃零食、玩游戏、看动画片,当时很开心,但过后就没了,还可能让人空虚。长久的快乐却不同:比如经过反复练习,终于弹会一首曲子;通过努力学习,解出了难题;坚持训练,在比赛中获胜。这个过程可能很辛苦,但得到的快乐却真实而持久。很多家长追求的只是第一种快乐,却忽略了第二种更重要的人生体验。3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真正的快乐教育,不是让孩子永远开心,而是培养孩子获得持久快乐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1.战胜困难的能力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努力后获得的成就。就像爬山,坐缆车上山很容易,但自己攀登到山顶的快乐,是坐缆车无法比拟的。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解决难题,他们才能体会到这种深刻的喜悦。 2.坚持到底的毅力现在教育界特别重视“Grit”(坚毅)这个词,也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品质比天赋更能决定孩子的未来。真正的快乐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毅力,让他们学会不轻言放弃。 3.等待与忍耐的能力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能够为了长远目标而忍耐的孩子,未来更容易成功。真正的快乐教育不是立即满足要求,而是教孩子学会等待,为更重要的目标努力。 4.自主探索的热情真正的快乐教育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引导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自己愿意去学、去探索。 当孩子自己想去学习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4给家长的实用建议 1.重新认识“快乐”明白真正的快乐不是没有辛苦,而是辛苦后获得的成就感。2.设定合理目标给孩子设定“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既不会太容易,也不会难到让人绝望。3.允许孩子失败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急着帮忙。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从失败中学习。4.减少物质奖励多用语言鼓励,少用物质奖励。帮助孩子发现学习本身的乐趣。5.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你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5所以,“快乐教育”不是不教育,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获得深层快乐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许不能让孩子每时每刻都开心,但能让孩子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勇气面对困难,有能力克服挑战,有智慧体会真正的幸福。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真正含义。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重新理解“快乐”,给孩子真正受益终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