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人际关系,不靠请客和送礼,而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梅拉宾法则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提出,它指的是:当人们在沟通情感和态度时,对方感知信息的方式主要来自3个维度: 55% 来自视觉信息:表情、眼神、姿态、手势等; 38% 来自声音信息:语调、语速、音量、节奏等; 7% 来自语言内容:也就是实际说出来的话。 这意味着,在情绪传递和态度表达中,“你看起来怎样”和“你听起来怎样”,远比“你说了什么”更加重要。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眉头紧锁、眼神躲闪,却大声说着“我一定全力以赴”,你会相信吗?反之,一个人站姿挺拔、语气沉稳、目光坚定地说“我们可以试试”,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感到信赖? 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相信非语言信号?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受意识控制,容易伪装或修饰;但非语言信号,如肢体动作和声音等,通常由潜意识控制,更难“造假”。一个人可以轻松地说出一句谎言,却很难同时控制脸部的微表情、眼神的躲闪或手势的不自然。更往前一点追溯,在人类的语言系统进化成熟之前,我们的祖先主要依靠表情、动作、声音来判断对方的意图和情绪,从而决定“战或逃”。这种能力关系到个体和部落的生存,早已被深深植入到我们的基因里,成为我们潜意识里最快速获得讯息的通道。哪怕如今全世界的语言千差万别,但基本的情感表情、肢体动作是一致的,我们天生就能读懂一个人的脸上传达出来的讯息,是喜欢还是厌恶,是快乐还是恐惧,即便对方一言不发。 所以,真正的沟通高手,其实从不会仅仅依赖于“说话的内容”,而是会驾驭自己的表情、语气和身体语言,让整个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