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信号8》,王乐晨为何摇摆不定?

《心动信号8》第五期贡献了戏剧性的“冥场面”。 王乐晨一开始对柯爱林产生好感,后来又改向了卢远。 在和柯爱林约会的过程中,他做了一些暧昧行为——水下比心、冲浪陪摔;随后又在结束约会的回程中,被动攻击对方——数次否定柯爱林的观点,并呈现出夸张的贬低表情。 当一个人收到“暧昧行为+语言否定”这样完全矛盾的信息时,产生困惑和自我怀疑是非常自然的反应,这叫“认知失调”。通常人们会通过改变自己想法来减少不适——比如“可能是我不会处理关系”,所以柯爱林约会完之后产生了自我怀疑。 同一个观点一一关于是否轻易结束一段关系,王乐晨对柯爱林说:“他会很欣然地接受一段关系的结束”,但是却对卢远说:“他不是一个轻易说结束的人”,分别对两个人呈现出不一样的说辞。 很多观众看到的可能是最表层的「对谁更好」,所以觉得王乐晨的“双标”是一种“偏爱”。 但我觉得这不是健康的偏爱。 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不真诚。 王乐晨的行为核心不是「对谁更好」的偏爱问题,而是他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和「选择」的合理性,在对不同的人说着截然不同的「剧本台词」。 对柯爱林,他试图塑造一个「洒脱、不纠缠、看得开」的形象,目的是: 1. 降低柯的预期:暗示「你别期待我会挽留你」。 2. 自我保护:提前为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建立免责声明(「我早就说过了我很坦然」)。 3. 合理化行为:用「洒脱」来掩饰他「无法处理复杂情感」和「伤害他人」的事实。 对卢远,他试图塑造一个「认真、可靠、不儿戏」的「深情」人设,目的是: 1. 获取信任:向卢传递「我和那些随便的人不一样,我很看重关系」的信号。 2. 自我美化:掩盖他刚刚才对柯做了暧昧又撤退的行为,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3. 巩固选择:通过语言承诺来让自己「选择卢」这个决定显得更坚定、更正确。 真正的偏爱,是「我对你更好」,但底色依然是「一致和真诚」的。 例如:我把我唯一的苹果给了你,而不是他。这是偏爱,但关于「苹果」本身,我没有说谎。 王乐晨的行为是「情境性的表演」,其核心是「矛盾且利己」的。 他没有固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我究竟是一个洒脱的人,还是一个执着的人?),他的「人设」完全根据他眼前的需要而随时切换。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对卢远好」或「对柯爱林坏」,而是为了让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顺利得到卢远,同时顺利摆脱柯爱林的「麻烦」)。 这是一种操纵语言的迹象,通过话术来控制和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认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健康的人格和关系建立在一致性 之上。这意味着: 言行一致:说的话和做的事是匹配的。 表里一致:展现给不同人的自我是统一的。 前后一致:核心的价值观和原则是稳定的。 王的行为彻底违背了「一致性」原则。他就像一个没有核心剧本的演员,在不同的剧组里说着完全矛盾的台词。所以在镜头之下,他对卢远说出“你跟我一样”的话之时,双手遮住眼睛,并没有选择与之对视。 这个人的内在系统是混乱和不值得信任的。他今天可以对B说一套,对C说另一套;未来他也完全可以对C说一套,对另一个人再说另一套。 他缺乏处理复杂情感的勇气和坦诚,选择了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方式来逃避冲突、美化自己,最终让身边的人都陷入困惑和痛苦。 所以也不难理解他会表现出在柯爱林和卢远之间摇摆的行为,因为他更爱的是他自己。 遥想起王乐晨对小焦说:“我是一个很自卑的人。”想来,这哥们真是爱演呢。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