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 “对不起” 换成 “这不是我的责任”
有一种老实,是别人出错自己背锅,别人迟到说 “没关系”,自己不舒服还强装 “没事” 。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
同事推活,你接手;
亲戚打断计划让帮忙,你应下;
家人让妥协,你照做 。
你以为这是 “通情达理”,在别人眼中,你只是没底线的工具人 。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顺从是对自由和责任的被动逃避。”
你不是好人,是在逃避冲突;
不是通情达理,是恐惧对抗 。
从今天起,练习:
别人要求你做事,先暂停 3 秒,
问问自己:
这事真心愿意做吗?
是自己该负责的吗?
若不是,直接说 “这个我不能承担” 。
声音可温和,但立场要坚定 。
你不是救火员,也不是情绪垃圾桶 。
第一次说 “不” 会害怕、愧疚,想补偿对方?
忍住!
不解释、
不内疚、
不自责 。你为世界负责够多了,该为自己负责。
二、一周怼人一次,练胆子
不是练狠话,是练不再忍气吞声 。
见过太多 “好人”,被咽下的委屈 “喂” 出胃病、抑郁 。
你明知别人讲话带刺、暗戳戳贬低挑刺,却笑笑说 “没事,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
可你真没事?
洗澡时会反复想
“当时怼回去多爽”
“早知道不忍了” 。
你以为不反击是 “修养”,实际是不敢 。
卡伦・霍尼说:
长期压抑攻击性,会发展出顺从性人格,把愤怒转化为自责 。
所以,每周找次机会怼回去 。
不用恶言,只需表达:
“你这么说我不舒服”
“我不接受这语气”
“下次换种沟通方式” 。
不是故意找茬,是找回丢失的界限感 。
一开始会发慌、事后自责,但要允许自己试错、不完美、“不好相处” 。
因为你是你,值得被尊重。
三、每天做一件让你 “不好意思” 的事
老实人易被欺负,因太太太在乎别人感受,把别人感受看得比自我、愿望、情绪还重 。
别人说你 “冷漠”,你心虚;
说你 “不如以前好说话”,
你反思自己是否自私 。
心理学上这叫 “自我客体化”
——你不是真实的自己,是 “被别人喜欢的角色” 。
你不敢出格、张扬、叛逆,所以每天要做件让自己 “不好意思” 的事 。
比如:
拒绝别人借东西,不解释;
点餐选自己真正想吃的,而非最便宜的;
开口说 “我不喜欢这风格”“不想去那”“我不舒服”;
晚上不回工作消息,哪怕怕被说 “不敬业” 。
你在一点点 “找回自己” 。
荣格说:“成为自己,是人类最艰难的旅程。”
越靠近,越明白:
老实不是美德,是恐惧 。
越压抑自我,别人越易 “骑到你头上” 。
这世界不需要你讨好 。
你不是靠 “委曲求全” 换爱,是该被 “直来直去” 尊重 。
允许别人失望,是真正成熟的开始 。
从这 3 件事练起,不是改性格,是把自己从压抑状态中硬 “拉” 出来 。
你不欠任何人 “老实” 的自己,
欠自己一个有骨气的活法 。
我是沐澄,陪伴你走过人生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