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妈妈,我要打死你”,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回答藏着他未来的情

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你有没有被孩子的狠话扎到心口发疼的瞬间?

他想要的玩具没买到,跺着脚喊:“坏妈妈,我要打死你!”

你催他睡觉,他捂着耳朵尖叫:“你走开!我再也不要你了!” 那一刻,你是不是又气又寒心?我辛辛苦苦照顾你,给你做饭洗衣,什么都先想着你,你就这么对我?火气上头时,甚至想吼回去:“你再说一句试试?” 但你知道吗?孩子说狠话,其实是件特别普遍的事。我问过身边很多妈妈,几乎一半以上都听过类似的话: “你走,我只要爸爸!” “妈妈是世界上最坏的人!” “我把你扔进垃圾桶里!” 听着扎心,可孩子真的是 “没良心” 吗? 一、孩子说狠话,从来不是真的 “恨你” 每次听到孩子说狠话,我们总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我教错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其实,孩子说狠话的背后,藏着你没看懂的小心思 —— ① 他只是 “不会好好说话” 3、4 岁的孩子,哪有什么 “逻辑思维” 和 “委婉表达” 的本事?词汇量就那么点,情绪来了涌到嗓子眼,只能捡最 “狠” 的词往外扔。 就像我们小时候摔了跤,会对着地面骂 “坏地地” 一样,他不是真的恨,只是不知道怎么说 “我现在很生气”。 ② 狠话是情绪的 “安全阀” 心理学上有个 “冰山模型”:孩子说出来的狠话,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水面下藏着的是愤怒、委屈、不被理解的无力感,甚至可能只是 “今天没睡够” 的疲惫。 他的小身体装不下这么多负面情绪,只能用最直接的方式 “炸开”。 ③ 这其实是 “信任的试探” 孩子只会在最安全的人面前 “肆无忌惮”。妈妈就是那个 “无论我说什么,都不会真的离开我” 的避风港。 他用狠话测试:“我说这么过分的话,妈妈还会爱我吗?” 说白了,他敢对你 “撒野”,恰恰是因为知道你 “不会走”。 这么一想,是不是心里的火气消了大半? 二、你怎么回应,决定孩子未来怎么处理情绪 说实话,听到 “我要打死你” 的瞬间,谁能忍住不生气?甚至会冒出让自己都吓一跳的念头:“你敢打我?我先收拾你!” 但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孩子说狠话时,真正想要的是 ——“我的情绪被看到了吗?妈妈还爱我吗?” 不同的回应,会把孩子引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① 以暴制暴:“你再说一句试试?” 结果:孩子要么吓得把情绪憋回去,要么下次用更狠的话 “反击”。长期下去,他要么学不会表达情绪,要么觉得 “说狠话就能解决问题”。 ② 冷处理:假装没听见 结果:孩子会更着急 ——“妈妈怎么不理我?是不是不爱我了?” 他会说更难听的话,甚至动手打人,只为了让你 “看到” 他。 ③ 接住情绪:“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结果:孩子会突然愣住 ——“原来妈妈懂我!” 情绪被接住的那一刻,他的火气就消了大半。慢慢的,他会学着用 “我生气了” 代替 “我要打死你”。 你看,同样是面对狠话,有的回应会把孩子推远,有的却能帮他学会管理情绪。 三、4 个小方法,轻松接住孩子的 “狠话攻击” 其实养孩子就像治水,堵不如疏。面对狠话,最关键的是 “接住情绪”—— 让他知道 “你可以生气,但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说”。试试这几个简单的办法: ① 先 “看见” 情绪,再立规矩 孩子喊 “我要打死你” 时,别急着说教,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妈妈听出来你特别生气,是因为没买到那个玩具,对吗?” 等他点头,再轻轻说:“你可以生气,但说‘打死妈妈’,我会难过的。” 先接住情绪,再给界限,孩子才听得进去。 ② 用幽默 “化解”,别硬碰硬 要是你平时爱开玩笑,试试装傻:“你要打死我?用什么打呀?拔你一根头发当武器,还是抓一把空气扔我?” 你越轻松,孩子的火气就越容易 “漏气”,说不定还会被你逗笑。 ③ 情绪过了再聊,效果翻倍 等孩子平静下来(比如睡前、散步时),轻轻说:“刚才你说‘不要妈妈’,我有点难过呢。 下次你不开心,可以说‘我现在很生气’,妈妈就知道了,好吗?” 这时候他更容易听进去,还能慢慢学会 “好好说话”。 ④ 给情绪找个 “出口”,别憋着 可以跟孩子约定:“生气的时候,你可以画一张‘生气脸’,或者对着枕头喊‘我很生气’,也可以拉着妈妈的手出去走一走。” 给他具体的发泄方式,比说 “别生气” 有用 10 倍。 说到底,孩子说狠话,不过是小小孩在用笨拙的方式喊:“妈妈,看看我,我现在很难受。” 我们接住的不只是一句狠话,更是他对 “被爱” 的渴望。 下次再听到 “坏妈妈” 时,试试深吸一口气,蹲下来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不好受,妈妈在这里呢。” 你会发现,那句扎心的狠话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满满的依赖呀。 你家孩子说过最 “狠” 的话是什么?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想办法~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