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人说“要做高价值的人”,可到底啥是高价值啊?是得有多少钱,还是得有多大名气?我琢磨了挺久,发现真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高价值的人,其实就是活得明白、让人舒服,自己也不拧巴的人。想做到也没那么难,照着这3件事慢慢练,谁都能往“高价值”上靠。 首先,得先把“自己”这摊事搞明白,别总盯着别人看。 好多人天天羡慕别人:“你看他工作好”“她人缘真好”,越看越焦虑,反而把自己的日子过乱了。其实高价值的人,都特别清楚自己“能干嘛”“想要啥”。比如你明明擅长跟人打交道,非得逼自己坐办公室搞技术,那肯定越干越憋屈;你想踏实过日子,非得跟人比谁赚快钱,那早晚得心态崩。 不如花点时间跟自己聊聊:平时干啥事儿的时候,你能忘了时间?别人夸你最多的是哪方面?把这些弄清楚,就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儿了。然后顺着这个方向往下走,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你把自己的优势磨亮了,自然会有人因为你的“特别”而认可你,这比盲目跟风靠谱多了。 其次,别光想着“自己舒服”,也得让人跟你相处时“不费劲”。 我之前遇过那种人,说话从来只顾自己爽,不管别人听着扎不扎心;做事总想着占便宜,一点亏都不肯吃。你说这种人,就算他能力再强,谁愿意跟他深交啊?反而那些让人觉得“舒服”的人,哪怕话不多、本事不算顶尖,大家也愿意靠近——这其实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 怎么让人舒服?也不用刻意讨好,就记住两点:一是“会听”,别人说话别总打断,哪怕你不认同,也先等人家说完;二是“靠谱”,答应别人的事尽量做到,做不到就早点说,别让人一直等。比如同事托你帮忙查个资料,你要是忘了,别找借口说“太忙了”,真诚道个歉再补上,人家下次还愿意找你。这种“让人放心”的感觉,比啥都值钱。 最后,别停下“往前走”的脚步,但也别跟自己较劲。 高价值的人,不是一开始就啥都会,而是愿意“慢慢学”。比如你现在不会做PPT,没关系,找个教程跟着练,下次汇报就能比这次好一点;你说话容易紧张,那就多跟人聊聊天,哪怕每次只多讲一句话,也是进步。 但也别逼自己“必须做到最好”——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完美的人,接受自己“现在还不够好”,反而能走得更稳。比如你学新技能,一开始肯定会犯错,别骂自己“怎么这么笨”,而是想想“下次怎么能少错一点”。这种“不跟自己拧巴,却一直往前走”的状态,才是能长久的“高价值”。 其实说到底,“高价值”不是给别人看的标签,而是你自己活得踏实、舒服,身边人也愿意跟你相处的状态。不用急着一下子做到多好,先把“搞懂自己、让人舒服、慢慢进步”这三件事做好,你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毕竟,认真过日子的人,从来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