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巅峰,在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点燃火焰。真正厉害的教育,在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奔跑。 有一次,孩子放学回来说:“妈妈,今天的汉字要听写,你帮我报一下” “好的,可是有几个字我好像不认识呀” “没关系,我先教你” 然后孩子就开始像小老师一样地教我,我故意说几个复杂的字没记住,让他多教几遍,最后我假装被他教会了,然后再帮他听写。 从那以后,孩子觉得责任重大,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因为他要学会了回家教妈妈。 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在父母眼里,他是一个有用的人,很棒的人,这样孩子才会充满探索的能量。 我们陪伴孩子学习的目的,是引导他能独立思考,找到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单纯地去灌溉知识! 比如“这道题不会,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是翻课本还是找练习册,亦或是选其他途径,”让孩子自己选择在哪里找答案,把自主权握在孩子手里。 如果孩子一写作业,家长就在旁边叨叨叨,比孩子还急,甚至吼叫、批评、打骂,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内驱力? 只有孩子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他通过自我探索,找到成就感、找到乐趣,才会有内驱力。 比如孩子学篮球,爸妈总催他练习,他却偷懒,后来爸爸带他去看了场篮球比赛,当看到赛场上运动员流畅的动作,精准的投篮,他眼睛亮了,回家主动练球,说:“我也想成为那样的运动员,”这就是内驱力的力量,让他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自主权,保护与发现孩子的热爱,内驱力上来了,孩子就像装了永动机,不用追着喂知识,他们会主动找养分,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