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爱是基石,它像一道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也温暖了他们幼小的心灵。爱不仅在课堂内,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它并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这些小事也能让孩子强烈感受到被爱。 一、不拿孩子和别人比,不让孩子活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里 智慧的家长从不拿孩子的短处去比较他人的长处,而是通过肯定孩子来激发孩子的动力,告诉他:“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进步就可以了!” 父母的认可是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前行的路,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自信与坚持的种子。 二、不急于否定孩子的意见,允许他做自己 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打压他们发表的不同意见,孩子偶尔的“不听话”、“唱反调”,其实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三、理解孩子偶尔的隐瞒撒谎,鼓励他勇敢面对 谎言,往往是孩子心声的另一种表达,多数情况下,它源自孩子对责罚的本能逃避,比如把妈妈的小白鞋弄脏了,说是别人干的;考试没考好,谎报自己的分数等。 在孩子犯错时不要急着打骂、体罚,把重点放在帮孩子认识错误,了解错误背后的原因,怎么补救上,让孩子明白:犯错不可怕,他才会有诚实面对错误的勇气。 四、放下手机,眼睛发亮回应他 孩子举着画着一阵风似的冲进来,脆声声喊:“妈妈,快看我画的!”你放下手机蹲下来,饶有兴致地听他讲画里的小秘密—哪怕画里只是几道乱七八糟的线,就这个蹲下的动作,藏着“我正好好看着你呢”的在意,孩子从你眼里就能读出来:“我说的话,妈妈真的在听呢!” 当妈妈的目光紧紧锁在他和画纸上,那种不掺一丝敷衍的专注和陪伴,会让孩子心里瞬间亮堂起来,更会让孩子觉得:在妈妈心里,我特别特别重要。 五、认真收藏他的“破烂礼物” 他颠颠跑过来,把路边采的野花往你手里一放,你没嫌“这花小小的、不知名”,反而拿在鼻子下闻闻,笑着说:“好香,我很喜欢。” 孩子懂得呀—他把最宝贝的“自然碎片”给你,你把这份孩子气的浪漫,郑重收进生活里。原来“我给的东西,妈妈真的会当成宝”,这比任何玩具都暖心。 六、蹲下来听他的“废话” 他追着你,絮絮叨叨讲树叶小船。半小时里,树叶小船经历了几次翻船,最终到达哪里,说得眉飞色舞。你没嫌幼稚,也没敷衍应和,而是蹲下来和他平视,认真又好奇地问:“那小船是用什么叶子做的,多大呀?” 这一蹲,看似只是简单的身体高度的调整,实则是把两颗心拉到最近。从这个动作里,孩子能清晰感受到:妈妈把我的话当回事,我的小想法值得被认真对待。那些在大人眼里的“废话”,就这样被你用尊重接住,成了他童年里被重视的珍贵证据。 七、当他无理取闹时,守住底线却给台阶 玩具店里,他打滚哭闹要新玩具,你没急着吼“别闹了”,而是把他抱到角落,帮他擦掉眼泪,轻轻地说:“妈妈知道你很想要玩具,可咱们约好周末买呀……现在想哭就哭一会,妈妈会陪着你的。” 这不是“惯着”他,而是在告诉孩子:规矩不会因为哭闹就消失。当你温柔守住“周末买玩具”的约定,又给了他“擦掉眼泪、陪着他”的台阶,孩子会慢慢懂—原来规矩不是冷冰冰的,爱和底线能一起存在。 你用行动告诉他:“不管怎样,妈妈的爱稳稳在这,规矩也稳稳在这。”这种“温柔坚定”,会让他在成长过程中既懂得守规矩,又相信爱。 一个有爱的家,一对有爱的父母,能治愈孩子的一生,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开始做,就能让孩子受益,愿我们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