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受恩者仇恨’,如何心理自救?

1. 不要过度自责,明确边界感如果你的初心是善意的,请不要过度自责。你的善良本没有错,是TA还没准备好接受帮助。 学会课题分离,主动划清心理边界。你的善意是你的选择,对方的反应是他的课题,避免因对方的仇恨而否定自身价值。如果你曾资助朋友创业,对方失败后反而怨恨你 “资助太少”,此时无需纠结 “是否该多帮一点”,而应该了解对方埋怨你,是他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作祟,与你的善意无关。 2. 有限度回应,不过度内耗面对仇恨时,你如果过度解释或对抗可能激化矛盾,而隐忍则会内耗自身。可采取 “低情感卷入” 的应对策略:如果对方的行为涉及人身攻击、造谣等,不必留恋 “昔日情分”,果断减少或切断联系。你的善意需要被尊重,当对方以仇恨回应时,保护自己比 “维持关系” 更重要。 3. 重构修复认知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你对 “善意” 产生怀疑,甚至不敢再帮助他人。此时需要主动进行 “心理重建”。受恩者仇恨只是极端情况,不能代表所有接受帮助的人都会如此。帮助他人的核心价值在于 “你本心是善良的”,接受 “善意可能被误解” 的可能性,同时保留对 “值得帮助的人” 的善意。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