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今天的咨询室里,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满脸焦虑。他热爱插画,却因就业压力选择了UI设计,三年过去,工作倦怠感愈发强烈,不知该坚持还是转行。这样的案例,在职场咨询中屡见不鲜,也让我深刻意识到职业规划中“看见真实需求”的重要性。 很多人做职业选择时,容易陷入“应该思维”:别人说高薪行业好,就盲目跟风;家人觉得稳定重要,便放弃热爱。可职业不是一场按剧本演出的戏,而是承载人生价值的容器。如果忽视内心声音,即便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可能陷入“空心感”。 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学会倾听自己。通过职业测评、深度自我对话,分辨“想要”与“需要”——想要光鲜的title,需要的或许是价值感;想要高薪,背后可能是对安全感的渴望。找到真正驱动自己的力量,才能让职业选择成为滋养生命的养分。 当然,现实考量不可或缺。在兴趣与能力、市场需求间找到平衡点,通过技能学习、副业尝试等方式过渡,逐步靠近理想状态。职业规划没有标准答案,但当我们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就能在迷雾中,看见属于自己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