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一、来访者基本信息 本次咨询的来访者,因目睹父亲离世,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日常生活与情绪调节方面出现显著障碍,为摆脱这一困境,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二、咨询方案与实施过程 (一)安全空间意象构建 咨询开始,我引导来访者闭上双眼,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营造宁静的氛围。我用舒缓的语调描绘:“请你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自己身处一个非常安全、舒适的地方,这是一个只属于你的空间……”来访者逐渐进入状态,紧绷的身体开始放松,脸上流露出平静的神情。从后续交流得知,他构建出一个海边的小屋,海浪声与温暖阳光让他倍感安心。 (二)创伤场景意象重现与隔离 在来访者完全沉浸于安全空间后,我开始引导:“现在,在这个安全空间的基础上,慢慢地让那天你目睹爸爸出事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起初,来访者表情变得凝重,呼吸急促。我适时安抚,强调他处于安全环境。随后,他能较为平静地描述脑海中重现的画面,这表明他开始直面创伤。 (三)内在小孩意象对话 当创伤场景清晰呈现后,我引导来访者与内在小孩对话:“在这个场景中,你看到了当时的自己,那是一个受到惊吓的小孩……”来访者眼眶泛红,声音哽咽,通过对话,他表达出对父亲离世的恐惧与自责,释放了压抑许久的情绪。 (四)父亲意象正面转化 最后,我引导来访者对父亲的意象进行正面转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改变爸爸在这个意象中的形象……”来访者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称感受到父亲的爱与鼓励,内心充满温暖与力量。 三、咨询效果评估 通过此次咨询,来访者在情绪层面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直面并接纳了内心的恐惧与自责。同时,他对父亲有了全新认知,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力量。但鉴于创伤的复杂性,后续仍需持续跟踪,制定个性化的巩固方案。 四、总结与反思 本次咨询过程中,意象疗法效果显著,帮助来访者在安全的氛围中处理创伤。然而,咨询中也发现,来访者在某些场景转换时仍有明显抵触情绪。未来,我会更注重场景引导的节奏把控,依据来访者的状态灵活调整引导策略,确保咨询效果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