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经可塑性到认知重构

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当我们发现难以控制情绪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拓宽视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当我们长期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大脑的神经连接会趋于固定模式,容易受到熟悉的刺激而产生固定的情绪反应。而当我们走出去,接触新的环境、新的人和事,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就会被激发。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在一生中都有改变自身结构和功能以适应经验的能力。新的经历可以促使大脑形成新的神经连接,从而改变我们对情绪的感知和反应方式。例如,一个人长期在压力巨大的工作中,情绪容易烦躁,当他利用假期去旅行,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风景,他的大脑就开始建立新的神经连接,这种新的连接会让他以一种更开阔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问题,烦恼也会随之减少。其次,情绪冲动时深呼吸三十秒的策略也有深刻的生理和心理依据。当我们情绪激动时,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种生理状态会进一步强化情绪的波动。而深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使身体从应激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从心理层面来说,这三十秒的深呼吸给了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让我们能够暂时抽离情绪的漩涡,重新审视当前的情况,避免情绪的盲目发泄。多读书和结交积极向上的朋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绪管理方式。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认知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本质。结交积极向上的朋友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我们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与积极的人相处,我们会更容易习得他们的情绪调节方式和乐观的心态。思考情绪发泄后最坏结果的策略则是利用了人类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当我们情绪冲动想要发泄时,思考最坏的结果会使我们的大脑进行风险评估。这种思考过程可以唤起我们的理性思维,让我们意识到情绪发泄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如破坏人际关系、损害自己的形象等,从而抑制情绪的发泄冲动。例如,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矛盾时,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发脾气可能会导致关系恶化、影响工作进度等后果,我们就会更加谨慎地处理这个问题。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