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到了”轻松”第二步:平等真诚,走进孩子的内心。
孩子有三个叛逆期,第一个阶段是宝宝期,第二个是儿童期,第三个是青春期。
你看看,随着年龄的推移,这三个阶段自我意识是不是从萌芽到懵懂再到成长的阶段?
换句话说,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值越来越高。
从第一个阶段开始,遏制孩子的自我意识,慢慢地孩子的自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再到懵懂阶段自我意识继续没有得到满足,紧接着到了最后一个阶段自我意识还是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孩子会做什么?会怎样?
当然就是不听话啊,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当孩子叛逆的力量可以与父母做对抗时,这时候父母就招架不住了,就要败下阵了,要么被动的生气,要么还在对立。家庭矛盾、亲子矛盾是不是凸显出来了?
所以预防重于治疗。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要改变原有和孩子对立的模式,走进孩子的心里,那怎么走进呢?
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二胎家庭,老大把老二打了,老二哭着来找妈妈。
反应模式:妈妈不由分说的把老二抱在怀里,把老大劈里啪啦的斥责一番——“怎么没照顾好弟弟,你是姐姐,怎么那么不懂事?”两个孩子都是你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二被老大欺负了,肯定教育老大,呵护老二。
是不是很多二胎家庭都是这样?都是呵护小的比较多,认为老大长大了怎么就不知道让着小的呢?
还记得孔融让梨吗?如果是长辈要求孔融让,那还有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吗?或许就没有了。
顺应模式:当错误已经发生时,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先不要指责老大,对孩子先不做判断,谁对谁错先不下定论,不给结果。提前给出结果就是做了判决,对哪个孩子都不公平。
先要做孩子的情感引导,老二哭了先问问伤势,做个物理判断。老大中伤老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基于对孩子起码的尊重和信任,当孩子向你倾诉不公遭遇时,你就已经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了,因为她们的内心被父母真正的看见,她们就愿意聆听父母的意见,相互拥抱。
如果孩子在父母这里都没有得到安慰,那又有何来的去寻找怀抱呢?
我是星辰♥情感情绪透析(果号:7171095),欢迎你来到我的频道,和我一起探讨各种生活的不如意和自己的各种想法!
本站文章由松果倾诉语音聊天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ppylife-zhiyue.com 并注明未经平台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