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是怎么回事#你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有偏差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考试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自己肯定考差了,最后的成绩反而还挺好的。相反,当你对考题信心满满,出来的成绩往往一般。这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神奇的超能力吗?其实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的解释,叫做达克效应。 指人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产生了偏差。特别是那些绝对能力低的人,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高估的评价,甚至超过平均水平。但绝对能力高的人却会做出较低的评价。 也就是说能力越差的人会被虚幻的优越感包围,主观感受良好也就越自信。能力越强的人对他人有认知偏差,反而表现的越谦虚。 这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楚,对自己没办法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是还没有发现。 接下来给你提供三个自我察觉的小办法,可以从这上面多锻炼自己的思维,做一个真正自信且有能力的人。 第一,学会自我质疑。这里并不是指消极的自我否定,而是在做决定之前稍微停顿一下,问一问自己,这样的标准我能不能达到?我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这个判断的准确性高吗?合理的自我质疑能够帮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更加冷静和理智。 第二,寻求外界反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实人们需要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因此适当的多听听外界的评价反馈,无论是好是坏。 当然这里我希望我们身边也都能有说真话的朋友和伙伴,真诚的批评总是比客套的恭维更有益处,同样也更难听到。有时候批评才是正确的评价,要学会辨别与接受。 第三,坚持深入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经过痛苦的成长,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今日话题,你有过觉得自己肯定考砸了,其实成绩还不错的经历嘛? 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