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后悔”循环:与过去和解

《走出“后悔”循环:与过去和解》 “如果当初我…就好了。” 这是倾诉中最常出现的“魔咒”。对过去的决定耿耿于怀,在脑海里不断重播、修改那个场景,充满了懊恼和自我指责。这个痛点的本质,是我们试图用今天的成熟,去审判昨天的自己。 我们固执地认为,那个“更好的选择”会通向一条完美的平行时空。但真相是,以你当时的认知、能力和心境,你很可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你不是今天的你,你是当时的你。 一位因错失投资机会而懊悔多年的来访者告诉我,他的人生仿佛就卡在了那个节点。我问他:“这段后悔,让你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他沉默了。后悔让我们感觉好像还在“做点什么”(自我惩罚),但事实上,它让我们失去了唯一的、可以把握的东西——现在。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接纳承诺疗法(ACT)中的“创造性绝望”。 它不是让你变得绝望,而是让你诚实地认识到:反复纠结于无法改变的过去,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条死胡同,它无法带来任何新的解决方案。只有承认这条路走不通,我们才会愿意看向新的方向。 如何与过去和解? 1. 给过去的自己写一封信:不是批判,而是试着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局限,告诉他:“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2. 寻找“后悔”的礼物:那次失败的投资,是否让你避免了更大的风险?那次分手,是否让你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爱一个人? 3. 把“如果…就好了”换成“下一次…” 将能量从无法改变的过去,转移到可以经营的未来。 过去无法改变,但意义可以重写。 和解不是原谅那个“错误”,是拥抱那个在当时资源有限、却依然努力生活的自己。当你真正转过身,面向未来,过去才会成为你身后的风景,而非困住你的牢笼。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