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力量比语言更治愈

手记1:沉默的力量,远比语言更治愈 今天接待了一位来访者,全程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沉默,我安静陪伴。起初我还担心自己“没做什么”,直到他说:“在这里不用强迫自己说话,哪怕安静坐着,也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忽然明白,倾听的价值从不是滔滔不绝的安慰,而是给对方一个安全的空间,允许情绪自然流动。有时,沉默本身就是最好的接纳。 手记2:“我没事”的背后,藏着未被看见的委屈 来访者开口第一句就是“我没事,就是想聊聊”,但语气里的低落藏不住。我没有追问细节,只是说:“能感受到你现在状态不太好,愿意说多少都可以。” 慢慢的,他从“还好”到倾诉生活里的压力,眼眶逐渐泛红。很多时候,“我没事”不是真的没事,而是怕麻烦别人、怕不被理解。读懂这句潜台词,才能真正靠近对方的内心。 手记3:保持边界,是长久陪伴的前提 最近深刻体会到,倾听师不是“情绪垃圾桶”,而是“情绪容器”。昨天陪一位来访者梳理完烦恼后,我花了10分钟深呼吸、整理状态,避免把负面情绪带到生活里。保持自身情绪稳定,不过度代入、不盲目承接,才能在每次沟通中保持清醒和温暖,给来访者更可靠的支持。这份职业,既要共情他人,也要守护好自己。 需要我把这三条手记调整成适合朋友圈发布的精简版本,方便你直接分享吗?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