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辅导儿子写作业时情绪失控,骂孩子且动了手,当时就很后悔,记忆突然闪回自己小时候,场景在三十年后重演,只是这次站在指责位置的人换成了我。 我的父母是60后,这一代是打击式教育的活体传承者。爷爷在饥荒年代用棍棒教会父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父亲便用同样的方式教我人要争气;奶奶在重男轻女的阴影里把所有期待压在父亲身上,父亲便把未实现的梦想转嫁到我身上。那些让我们窒息的批评、突如其来的怒火、难以启齿的愧疚,不过是代代未被消化的痛苦,在时光里发酵成的毒酒。当我们举起巴掌时,恍惚看见父亲扬起的棍棒;当我们脱口而出你真没用时,分明听见母亲骂父亲窝囊废。原来我们早已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心理学中的"强迫性重复"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祖辈的创伤模式。就像我总因为儿子不听话时暴跳如雷,因为我的童年里没有“可以忤逆父母”的选项。我习惯用为你好绑架他的选择,因为我的人生从未被允许为自己而活。我下意识贬低他的努力,因为我的父母从未说过一句你做得很好。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教育方式,最终都变成了我们伤害孩子的武器,像老树根般深深扎进家族的血脉里。 我曾下定决心,等我当妈绝不让孩子重复我的痛苦。直到成为妈之后还是无法完全摆脱父母的影子,突然明白:我们指责父母有毒时,何尝不是在否定自己仅有的生存智慧?那些让我们厌恶的打骂教育,贬低式激励,不过是代际遗传,是祖祖辈辈在匮乏年代摸索出的生存法则:用严厉掩盖脆弱,用指责掩饰无能,用打骂转移焦虑。 改变始于对创伤的温柔目视。真正的觉醒,是停止做创伤的接力棒。 现在我都会极力控制自己,在又想发火时先深呼吸十秒,蹲下来与儿子平视:妈妈现在很生气,但这不是你的错。我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把你又考砸了换成妈妈看到你这次错了五道题,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好吗;把你怎么这么笨换成你刚才解题的思路很特别,能再讲给妈妈听吗;把为你好换成你愿意试试妈妈的方法吗?如果不愿意,我们也可以商量。这些笨拙的转变,像春笋顶开冻土时的挣扎,却让我们的关系开始松动。 亲爱的同路人,如果你也曾在怒火中伤害过孩子,请看看他们眼里的惊恐。那里不仅映着我们的失控,更藏着祖辈未被疗愈的伤痛。当我们停止用为你好绑架彼此,当两代人终于能围坐在同一张餐桌前说我理解你的不容易,那些流淌在血液里的诅咒,终将在我们这一代化作祝福。 从今天起,让我们做自己的祖先,给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重新认识父母的机会,给祖辈的灵魂一个安放的仪式。因为真正的成长,不是逃离家族的阴影,而是带着所有未被遗忘的疼痛,活出与祖辈不同的教育模样。当我们学会在伤痕里种出莲花,那些曾困住我们的暴力循环,终将成为托起新生命的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