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焦虑共处的夜晚 台灯的光在桌面投下一小块亮区,我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待办清单,指尖发凉。明天的汇报PPT还没定稿,客户的需求要修改,还有未回复的工作消息堆在对话框里,焦虑像潮水般漫上来,攥得心脏发紧。 我试着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可思绪总在失控打转:万一汇报出错怎么办?客户不满意会不会丢了订单?越想越慌,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身倒水时,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眉头紧锁,眼底满是疲惫,忽然想起上周体检单上“心率偏快”的备注,心里更沉了。 坐在阳台吹风,夜风吹散了些许闷热,楼下的路灯昏黄柔和。我摸出手机,没有刷工作群,而是点开了存着的白噪音。雨声淅淅沥沥,伴着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我开始试着拆解清单:PPT先梳理框架,客户需求挑核心修改,消息明早统一回复,原来看似庞大的焦虑,拆解后也没那么可怕。 不知坐了多久,焦虑并未完全消失,但我不再抗拒它。就像生活里难免遇到风雨,焦虑也是情绪的一部分。我回到书桌前,打开文档,从第一页PPT开始修改,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竟成了对抗焦虑的节奏。 天快亮时,PPT终于定稿。看着窗外泛起的微光,忽然明白:焦虑从不是敌人,而是提醒我们正视问题的信号。与其被它裹挟,不如试着共处,一步步拆解,一点点推进,那些让人惶恐的未知,终会在行动里变成踏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