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的投射效应

“嘿宝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投射效应。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 没错,这种将自己潜意识的部分映照在别人身上的现象,在心理学当中就被叫做投射效应。 “比如说,你刚谈恋爱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对方哪儿哪儿都好?但时间长了,发现他其实和你想象的不一样。这就是因为你一开始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这叫基础投射,它的天性呢,就是会去放大别人与我们自己的相似性,它会让我们错以为别人的情感、愿望、观点、判断都是和自己大差不差的。 “再比如,在恋爱中啊,有的人总会觉得自己可能要遭到背叛或抛弃,然后很没有安全感,事实上啊,是他自己心中有着我不配得这份爱的潜意识。于是呢,在未经觉察或者自己不被承认的情况下,就被投射到了伴侣的身上,变成了不是我不够爱我,而是对方不够爱我。接着在眼里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对方不够爱我的佐证和征兆,这段关系当中就很容易让两个人都变得痛苦不已。这就叫做防御性投射,它呀,则是一种我们处理内心冲突和焦虑的保护机制,当我们的内心里面存在着自己不愿意承认的冲突时,就会外显出来,去归咎到别人身上。” 最后一种,投射性认同,是三种投射中最危险的存在,为什么呢?比如最常见的,傲慢的父母与不成器的孩子,如果在家庭当中,父母歧视性的通过展示失望来否定和打击孩子,将我的教育没问题都怪你自己太没用这种信念给投射出去,那是真的会导致孩子去扮演好这个充满负面期待的角色。再比如另一个常见的组合,叫做能干的妻子和没用的丈夫,当一方长期暴露在这种不信任的期待之下,最终也会让他更容易丧失掉原本的家庭功能,真的就变成那个不靠谱的家伙。所以呢,请听好这句话,你认同怎样的投射,就会活成怎样的角色。 不过呢,别担心,我有三个小妙招帮你搞定以上这些问题。 第一招,叫‘镜思维’。 当我们在因为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分神影响发挥的时候,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它的方式呢,则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所看到的都只是你自己就好了 。“比如你演讲的时候紧张,觉得大家都在看你出糗。但演讲结束后,你去询问下面观众的感受,他们会表示你讲的很好啊,根本没有看出来你的紧张。所以你看,我们所看见的真的就只是我们自己而已。当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场景,就告诉我自己那不过是镜像而已,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他自然就能泰然下来了。 “第二招,‘嗅思维’。这一招能够有效的应对防御性投射。就是当你觉得别人对你有敌意时,先嗅嗅自己,‘是不是我自己先对别人有敌意了?才扭曲了我所看见的,这样立马就能分辨自己感觉的真实性,并及时的纠正。 “最后一招,‘自喜思维’。就是要学会喜欢自己,认可自己。当你足够去喜欢你自己,认可自己的时候,也更容易看见别人的认同,从而来获得积极行动的心理资源。而想要获得这一份笃信的自己的能力,就需要你去建立属于自己的角色期待。当我们想清楚自己在为什么而活,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自然就可以对冲掉别人给我们的角色期待和他们的评价体系,。“记住,别人怎么看你,很多时候其实是你自己怎么看自己。别让别人的看法影响你,做最真实的自己。现在,跟我一起大声说:‘我太喜欢我自己了!’” 最后,借用一下诗人辛弃疾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想青山见我应如是”记住生活中诸多的看不顺眼,大多只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被投射在了别人身上而已,你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必要被他人和世俗的投射动摇了你自己的尊严。记得要大声喊出来,我太喜欢我自己了,用怒放的鲜花帮你走出一路生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