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不必带刺也无需卑微

上周有位来访者说,她每次拒绝别人后都会失眠,哪怕是不合理的请求,也总怕自己“得罪人”。这让我想起了太多讨好型人格的困境——聚餐时永远迁就别人的口味,加班时从不拒绝同事的求助,明明自己委屈到想哭,却还要笑着说“没关系”。 讨好型人格的核心是**“自我价值依附”**,把别人的认可当成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本质是边界感的缺失。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讨好会导致自我能量枯竭,不仅不会换来尊重,反而会让他人忽视你的需求。就像你总把蛋糕分给别人,自己只吃碎屑,时间久了,没人会记得你也喜欢甜食。 改变要从“微小的拒绝”开始。试着对第一次不合理请求说“不”,比如同事让你替他加班时,说“我今天有自己的安排,你可以试试XX方法”。同时建立“自我价值清单”,每天写下3件自己做得好的事,强化“我的价值不需要别人定义”的认知。 你的善良是珍贵的礼物,该给值得的人,更该留给自己。不必用讨好换认可,有边界的善良,才更有力量。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