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在的自己和解,治愈原生之缺

原生家庭的缺憾,像一道隐秘的痕,让我们在成长中总觉得“不够完整”。但拯救缺失的自己,从不是追溯过往追责,而是学会与过去和解,亲手补全内心的缺口。 首先要学会“看见”自己的缺失。那些敏感自卑的瞬间、对爱过度渴求的执念、不敢拒绝的软弱,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期待。不必批判这样的自己,试着像拥抱朋友一样接纳这份不完美——承认“我需要被爱”“我值得被重视”,才是治愈的开始。 其次,停止向原生家庭索要“迟到的补偿”。父母或许有他们的局限,无法再给予我们童年缺失的理解与偏爱。与其执着于“为什么不”,不如转向自我滋养:缺安全感,就学着自己肯定自己;缺陪伴,就主动结交温暖的人;缺认可,就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就感。 最后,允许自己“重新成长”。把童年没得到的温柔,加倍还给现在的自己;把曾经不敢表达的需求,勇敢说出口;把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认知,一点点替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却能在日复一日的自我关怀中,让缺失的部分慢慢丰盈。 拯救缺失的自己,本质是一场与自己的温柔约定。不必急着成为完美的人,只需慢慢接纳、悄悄滋养,终会发现,我们早已在自我救赎的路上,长成了更完整、更强大的模样。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