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是因为禁止这个行为本身,反而给这件事增添了巨大的吸引力。它会从好几个方面刺激我们的心理: 1. 激发“心理抗拒”:你越不让我做,我越要夺回控制权 当别人限制我们的自由选择时,我们会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感。 为了重新获得自主感,我们会下意识地反抗,去做被禁止的事。 比如,父母越是禁止孩子玩游戏,孩子就越是想方设法偷偷玩。因为在孩子看来,这已经不只是玩游戏,而是在争取自己安排时间的权利。 2. 制造“稀缺性”: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禁止”等于给这件事贴上了“稀有”和“难得”的标签。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对稀缺的东西更感兴趣,因为它意味着潜在的价值。 这就像限量版的商品总是被抢空一样,被禁止的事情也因为“难得”而显得格外诱人。 3. 点燃“好奇心”:未知的东西最迷人 禁止的命令往往只告诉我们“不许做什么”,却很少解释“为什么”。 这种信息的不完整会激发我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总想知道被隐藏的是什么。 比如,越是神秘的电影预告片,越能勾起你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