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对话:本想解决问题,对方却开始争辩、反驳、找借口,甚至沉默以对?这很可能触发了“防御型沟通”。这是一种在感到被指责或威胁时,本能地构建心理围墙的交流模式。常见的信号包括不断辩解“我不是那个意思”、推卸责任“这都怪你”、以及冷漠的“随便你怎么说”。它让沟通从合作走向对立,是亲密关系和职场协作的隐形杀手。 这种模式之所以“逼疯”人,在于它切断了连接,点燃了情绪的火药桶。当一方竖起防御,所有信息都会被曲解为攻击。真正的议题被搁置,争吵焦点变成了“谁对谁错”。这不仅让问题悬而未决,更会让主动沟通的一方感到巨大的无力、愤怒与被忽视,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最终,双方都精疲力尽,关系也布满了裂痕。 要打破这个僵局,关键在于从“攻击-防御”转向“共同面对问题”。作为发起者,请用“我”的感受开头,如“当XX发生时,我感到有些困惑”,代替“你总是…”的指责。作为回应者,则需觉察自己的防御冲动,先倾听而非反驳。尝试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需求,共同确认:“我们共同要解决的是什么?”唯有卸下盔甲,真诚的沟通才能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