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那些来自父母的无心之言,为何总让我们如此受伤?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我们可能都经历过的话题:那些来自父母的无心之言,为何总让我们如此受伤?
昨天有位来访者跟我分享,她和妈妈闲聊时的一段对话: 妈妈随口一句"你不如别人"的评价,让她整晚辗转难侧。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也似曾相识? 其实,父母这些话背后往往藏着他们自己的担忧。就像很多父母一样,他们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关心,只是方式不太恰当。他们那一代人习惯了用“指出不足"来表达爱,却不知道这些话像小石子一样,会在我们心里激起涟漪。 这些话语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小时候听到的"你不够好",长大后可能变成我们心里挥之不去的声音。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来自生命早期重要他人的反馈。当父母总是强调我们的不足时,我们很容易把这些话当真。 但你知道吗?34岁的我们,已经有能力重新认识自己。可以试试这几个小方法: 当父母的话让你难受时,先深呼吸,问问自己:"我现在感受到的是什么?"给自己的情绪命个名。 把父母的话放在心里掂量掂量:"这是事实,还是他们的看法?"要知道,别人的评价不等于你的价值。 可以温和地告诉父母:"您这样说我会难过。"这不是顶撞,而是在守护自己的心灵花园。 每天记下三件自己做得很棒的事,慢慢建立对自己的认可。如果这些伤害已经影响到生活,找个的倾听者聊聊会很有帮助。 改变需要时间,就像园丁培育花朵一样需要耐心。下次父母说让你难过的话时,可以试着说:"妈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您这样说我会有点伤心。"这样既表达了感受,又没指责对方。 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渴望被肯定的小孩。现在长大的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好父母。每天对自己说些温暖的话,像对待最好的朋友那样对待自己。也许可以试着给童年的自己写封信:"亲爱的你,你已经很棒了,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父母的话之所以能伤到我们,恰恰说明我们在乎他们。但请记住,你的价值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决定的,哪怕是父母的评价。34岁的你,完全有能力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条路可能不太容易走,但每一步都在靠近更自由、更快乐的自己。就像春天的种子终会破土而出,我们也能在爱的滋养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