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计划好了各种想做的事,要看电影,要看书,要早睡早起。放假时,电影没看几眼就刷起了短视频,书没看几页就打起了游戏。每天不到凌晨两三点绝不睡觉,第二天不到大中午绝不起床,等到假期结束,啥都没干完。宅家的你,尤其是疫情居家的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深有同感? 那么,如果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有什么好心理学方法可以找回自己的专注力吗? 说到这里,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心流这个词,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的概念,通俗点理解,就是指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情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当你进入了心流,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沉浸在所做的这件事情上,产生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做什么都像行云流水一样畅通无阻,甚至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 其实你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就进入心流状态,比如玩过家家、搭积木就可以玩一整天,随手拿起一本漫画窝在角落就可以看到入迷,连妈妈叫吃饭都听不见。 可是现在随着手机和互联网越来越厉害,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碎片化了。一分钟看完一本书的精华,五分钟刷完一部影视剧解说,上个厕所要打开朋友圈刷一刷,连洗个澡都要听书听音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脑会对碎片化上瘾人变得越来越懒,最终失去进入心流的能力。所以我们才说这是现代人最可怕的精神毒瘤。 要想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回心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内在动力。 首先要主动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据米哈尔研究发现,产生心流最高的主动式休闲有三种: 一、去做你喜欢的运动。 二、找到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三、进行深度阅读。 同时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很容易获得新流了, 1、每一步都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2、每一步行动都能得到迅速的反馈。 3、挑战的难度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保持努力踮脚就能够到。 举个例子,不要一开始就限定自己说我要每天运动一小时,我今年要看三十本书。你先要求自己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先看一页书,哪怕看三句话也行。就这样从一点点小事开始,慢慢的夺回我们的专注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就从今天开始,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