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让人走得远的,从来不是外在的技巧,而是内在的修为。

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01

近一段时间的复盘反思,我在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个是情绪控制。

遇到麻烦事情,我是会情绪爆发,还是能冷静下来思考?

别人说我两句”坏话“,我是马上反驳、还是可以先想想对方说得有没有道理?

事情没按我的预期来,我是焦虑、抱怨,还是能理性分析,果断调整策略?

很多时候我做错事,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情绪上头:

生气的时候做决定,十有八九会后悔;

焦虑的时候做选择,大概率会选错。

所以我现在给自己立了个规矩:情绪上头的时候,不要做任何重要决定。

很多在情绪中觉得天大的事,自己冷静下来后发现根本不是事。

很多在气头上想做的决定,过后想想也完全没必要。

02

第二个是磨炼心性。

心性,就不只是控制情绪那么简单。

它包括我对事物的认知深度、面对诱惑的定力、坚守原则的底线、以及看待得失的格局。

就好像投资这件事吧。

投资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它会从各种维度上考验我的心性。

我要明白投资的本质是什么,风险的来源是什么,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没有正确的认知,所有的坚持都是盲目的。 投资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要经历多轮牛熊转换,我能不能严格按照既定的策略执行,不因为短期的得失而改变。 这个过程还是和自己身上的弱点做斗争的过程,包括恐惧、贪婪、轻信、犹豫、无知、愚昧、懒惰… 这些弱点平常隐藏在我身上,并不明显,但面对金钱得失的时候,就会放大和显露出来了。 也正是有了以上的认知,我对投资这件事有了不同的看法。 投资并不存在让人一夜暴富的魔法,它更像是一场心性上的慢修行,它奖励的不是聪明,而是我的耐心;不是技巧,而是品格;不是运气,而是坚持。 03 — 第三个是深度思考。 遇到问题,我看到的是表面现象,还是能看到背后的本质? 做选择时,我看的是眼前利益,还是长期价值?评价一件事,我是跟着感觉走,还是基于逻辑和事实? 思考不够深,就会被表象迷惑。被表象迷惑,就会走错路。 我曾经分享过一张的”冰山”模型: “冰山”上是:外部条件(流量、资源、人脉)以及知识、技能,这些是显性的,看得见、摸得着。 但“冰山:下的思考、学习、洞察、传递感知等隐性基础能力,完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持续提升和迭代,要取决于他的思考和学习能力。 一个人获取流量、资源、人脉的能力,更要依赖他的思考、感知、洞察等基础能力。 以上的拆解其实就是在提醒我: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时代,一定会有比显性的知识技能更需要重视的基础能力,比如思考力、洞察力等。 所以,我每天写作,就是要通过输出倒逼思考来时刻提醒自己: 面对看似不确定的人生,需要先把心静下来,舍得投入时间去深度思考--脚踏实地、持续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思考力。 想清楚事情的目的与意义,不再刻意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形成本质思考,摸清底层规律。 一旦洞穿问题本质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中无序的东西就能整理清楚,甚至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也会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广。 04 — 最后,总结一下: 情绪控制,磨炼心性,深度思考,这三个方面,本质上都在做一件事:修炼内功。 很多人只关注外功,学技能,学方法,学套路,却忽略了内功! 结果就是:能力越来越强,但走得越来越偏;做得越来越多,但错得越来越离谱。 真正能让人走得远的,从来不是外在的技巧,而是内在的修为。 所以,我现在把大量时间放在修内功上: 留出时间复盘自己的情绪和决策,觉察自己哪些行为是被情绪驱动的; 定期审视自己的认知和原则,看看自己是否在坚守底线,还是在随波逐流; 强迫自己慢下来深度思考,问自己做这件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长期价值在哪里。 不求快,只求稳;不求多,只求对。 我相信,等我内功真正扎实了,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就会变得更理性、稳当和从容了。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