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反刍? 就像牛反复咀嚼草料 我们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消化情绪 区别是:牛在汲取营养,而我们在反复品尝苦涩 - 心理学中的「反刍思维」 是对负性事件的反复被动思考,即复盘 就像把坏情绪揉成纸团,每展开一次就多一道褶皱 - 为什么我们会反复咀嚼痛苦? 1、虚假掌控感:"只要想得够多就能解决问题" 2、完美主义PUA自己:"当时要是...就不会..." 3、情绪成瘾机制:痛苦也能分泌多巴胺 - 但真相是—— 反复回忆尴尬现场不会改变过去 过度担忧未来只会错过当下 你的大脑不是时光机,是时候按下暂停键 - 如何停止思维反刍? 1、 请记住:当时的决定就是你那时候能做的最好的决定。不要再想“当时要是…就不会…”,而要去想“当时我能做到的就这么多了”,永远不要用此时的自己去怪罪当时的自己,这是不公平的 2、 设置一个反刍闹钟,每天留15~30分钟专属焦虑时间,其他时间念头冒出来就说:"下午5点再处理",神奇的是——95%的焦虑到点会自动消失 3、5分钟「钝感训练」:比如被领导批评后,不去逐字分析话里有没有深意,而是打开备忘录写:今天有1个人对我不满,还有8个人正常交流。量化事实能破除情绪滤镜。 - 总结 大脑不是垃圾处理器 不需要消化所有情绪 那些反复出现的念头 就像机场延误的航班提醒 重要的不是盯着显示屏 而是起身给自己买杯热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