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客观观察”替代“主观评判”
这是沟通的起点,避免一开口就引发对立。
• 错误方式(评判):“你从来都不关心我,每天就知道玩手机!”(“从来”是绝对化评判,易让对方反驳“我哪有”)
• 非暴力沟通(观察):“你这周有4天回家后,吃完饭就一直在刷手机,没和我说过超过5句话。”(只描述事实,不贴标签,对方更易平静倾听)
2. 用“表达感受”替代“发泄情绪”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非用愤怒、指责掩盖需求。
• 错误方式(发泄):“你这样我真的受够了!”(只传递情绪,对方不知你为何不满)
• 非暴力沟通(感受):“看到你一直刷手机,我会觉得有点孤单,也有点失落。”(清晰表达情绪,引发对方的共情,而非防御)
3. 用“明确需求”替代“模糊抱怨”
夫妻矛盾的核心往往是“需求没被看见”,直接说出需求,而非让对方猜。
• 错误方式(抱怨):“你就不能多为这个家想想?”(需求模糊,对方可能理解为“让我多做家务”,而非你真正想要的“陪伴”)
• 非暴力沟通(需求):“我希望我们每天能有10分钟,放下手机聊聊天,这会让我觉得自己被你重视。”(明确需求,对方知道该如何回应)
4. 用“具体请求”替代“命令要求”
请求是“邀请合作”,命令是“强迫服从”,前者更易让对方主动配合。
• 错误方式(命令):“以后每天晚上必须陪我聊会儿天!”(带压迫感,易引发抵触)
• 非暴力沟通(请求):“你看我们以后能不能约定,每天睡前花10分钟,聊聊各自今天发生的事呀?”(用商量的语气,给对方选择权,反而更易达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