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即学即用的情绪调控小技巧

情绪翻涌时,硬扛或压抑只会内耗,试试这几个不用“讲道理”的实操方法,3分钟就能拉回状态。 1. 5秒“感官着陆”法 情绪上头时,立刻停下手中事,用5秒完成3个动作:1秒摸一件有质感的东西(比如粗糙的桌面、冰凉的水杯),2秒仔细听周围3种声音(风声、键盘声、自己的呼吸),2秒说出眼前1种颜色的具体物品(“白色的台灯”)。感官被外界锚定,大脑会从情绪漩涡中抽离,焦虑、愤怒会快速降温。 2. “情绪标签”书写术 别在心里反复想“我好烦”,拿张纸或打开备忘录,只写两句话:“我现在的情绪是______(比如‘委屈’‘烦躁’),它大概有______分(0-10分)”。给情绪贴标签、打分,相当于给混乱的感受“归类存档”,大脑会从“被情绪控制”转为“观察情绪”,分值往往会在书写后下降2-3分。 3. 2分钟“身体复位” 情绪会通过身体表现出来(比如生气时胸闷、焦虑时手抖),反过来调整身体也能影响情绪。试试“478呼吸法”:用鼻子慢慢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再用嘴长呼气8秒,重复3轮;或双手交叉抱肩,轻轻拍打后背,像安抚别 人一样安抚自己。身体放松了,情绪的张力也会随之减弱。 这些技巧的核心不是“消除情绪”,而是在情绪爆发时,给自己一个“缓冲带”。下次感到情绪要失控时,不用逼自己“冷静”,先花几分钟试试其中一个方法,就能慢慢掌握情绪的主动权。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